资源简介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地理 学科教学设计课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时 第 2 课时,本教学内容共需 2 课时 课型 新授课课程标准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 1 月 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能初步说明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 比较等高线的判读方法,学会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 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 结合气温的分布规律,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教学重点 学会读等温线图的方法,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1 月、 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 掌握读等温线图的方法,并根据世界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课时已经学习了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学生在第一章已学等高线判读,可在此基础上联系、对比学习本节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环节 1 新课导入 讨论下面 3 个实例,结合中国地图思考气温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规 律?影响因素是什么? 1.青岛夏季比新疆吐鲁番凉爽 2.“五·一”期间登泰ft要穿大衣 3.冬天的海南岛与黑龙江的气温相差 30 多摄氏度 谈谈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和感悟, 结合实例, 进行思考和回答。 结合生活实际, 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与思考。一、等温线图 结合第一章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所学的等高环节 2 读 等温线: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等温线特点: 线知识进行 迁移学习。等 1.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温 2. 任何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相同。线 图 3. 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中心气温高就是高温中心。4.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 。5. 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二、气温的分布规律 培养学生在(一)纬度因素 地理要素分1.观察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从 布图中找分 布规律,分析赤道向两极,年平 分布规律形均气温有什么变化 规律? 成原因的能从赤道向两极,气 力,提高学生温逐渐降低。气温 地理学科思环节 3、读世界气温分布图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 递减。 2.指出年平均气温 高于 20℃和低于﹣10℃地区的主要纬度范围。 年均温高于 2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极圈以内。 通过读图,分析图中所给信息, 找到 世 界 平均、1 月、7月气温分布 维。规律。世界 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世界 7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3.读世界 1 月和 7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概括世界 1 月和 7 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 世界 1 月和 7 月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都呈现逐渐递减的变化规律。影响全球气温的分布最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 (二)海陆分布因素 4.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 月和 7 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1 月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密集,温差大;7 月北半球等温线比较稀疏,温差小。 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等温线密集,且弯曲程度较大。 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还是弯曲?平直;南半球海洋面积大 6.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 月哪里气温高?7 月哪里气温高? 北半球同纬度地带,1 月大陆气温低于海洋。北半球同纬度地带,7 月大陆气温高于海洋。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海陆因素 (三)地形因素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ft寺桃花始盛开”,也有“高处不胜寒”,这说明气温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约降低 0.6℃。 观察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A(青藏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两点纬度位置相同,但温度差别很大(A :0℃、B :15℃),为什么? 地形不同,ft地气温比平原要低。环节 4 总结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 1000 米,气温降低约 6 ℃读世界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 1—2 题。 1.从全球范围看,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 1 月平均气温( )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3.下图为同纬度两地某日的等温线图,据此判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 000 米 B.1 200 米 C.1 800 米 D.2 000 米 4. 读某地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上标注的 10℃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应该是 ℃。 (2)在改正之后的图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是高温中心 B.乙地是高温中心 C.丙地是高温中心 D.丁地是低温中心 学生思考后 巩固本节课回答问题。 所学知识。环节5答疑环节设计环节 气温的分布 一、等温线 二、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1.纬度因素: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 2.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6板书设计(环节7习题巩固1.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两极向赤道递减B.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C.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寒冷D.海拔每升高1 0 0米,气温约下降0.6℃2.世界气温分布大势:从低纬度地区到高纬度地区气温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地形因素3.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温线是反映某地气温变化的曲线B.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表示气温变化小C.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并不一定相等D.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4.哈利法塔是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已经建成的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有162层,总高828米。如果楼下气温为25℃,那么顶楼的气温约为()A.15℃B.20 ℃C.O℃D.一25℃5.“高处不胜寒”的说法说明了下列哪个因素对气温的影响()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