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人教版 七 年级 地理 上册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时 第 1 课时,本教学内容共需 2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1、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能初步说明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1、明白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概念,并能运用数据计算。 2、能够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会阅读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能够通过读图分析某地的气温日变化或气温年变化的特点及规律,明白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概念,并能运用数据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阅读气温日变化与年变化曲线图方法,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通过比较、分析、归纳说出气温日变化与年变化,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并初步了解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规律与并初步了解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天气的基本知识,了解天气与气候概念差异;知道天气预报需要说明的要素,了解天气符号知识内容;会看卫星云图、空气质量日报和天气预报等。本节气温变化与生活紧密相关,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容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归纳气温日变化与年变化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①让学生说说最近一天的气温变化,特别是早晚和中午的气温变 谈 谈 学 生 结合生活实
环节 1 新课 化。再引导学生说说一年各季节的气温变化。引出午热晨凉,冬寒 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 自 身 生 活经 验 和 感 际,导入新课,引起学
导入 悟; 生兴趣与思
考。
环节 2 1.气温的概念 了 解 气 温 提高地理学
气温 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单位记作“℃”,读作“摄氏度”。 数 据 提 取 习兴趣,培
概念与均温计算 2.气温的观测 阅读材料 P54“气温的观测”进行思考回答: (1)气象站观测气温的仪器是 ,放在 中。 (2)温度计离地面 米。测定的气温单位作 ,读 的时间,学 习 读 温 度计刻度,并学 习 计 算 养观察感受 地理现象,选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作 。 日 平 均 温 提高学生地
(3)百叶箱的作用是?为何温度计摆放有高度要求? 度的方法。 理 学 科 思
维,
(4)在我国,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
时、 时、 时、 时各进行一次。
3.气温的计算
(1)请读出书上图中 4 个时刻的气温值。
(2)怎样求出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
从日平均气温的概念引导学生说出怎么计算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
气温。
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4.气温的变化 学 生 将 收 培养学生读
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集 的 数 据 图、析图的
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信息,制成 气 温 变 化 能力,提高 学生地理学
气温曲线图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曲线图,并 科思维,发
(1)气温日变化 读 出 最 高 挥学生自主
观察气温曲线图或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最 低 气 温 学习和独立
与 其 时 间 思 考 的 能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 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 变化规律。 力。
环节 3气温的变化 般出现在正午过后( 约 14 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动 手 在 课 本上绘制,掌 握 绘 制气 温 年 变化 曲 线 图
(3)气温年变化 的方法。
在北半球,陆地上一年当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各出
现在什么月份?
一年当中,北半球气温,
通常大陆上 最高,
最低;海洋上 最高,
最低。南半球相反。
(4)气温年较差
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
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5.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 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 12 段,分别表示 1~12 月,从左向右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25℃~25℃,以 5℃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用点标出气温值; 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环节 4答疑环节设计 读图,思考和计算。 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2.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3.计算该地气温年较差 4.估算该地的年平均气温。 5.该地气温在一年内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6.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自主学习为主 巩固本课所学内容,反馈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环节 5板书设计 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测量 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 通过计算各月和年平均气温,与其它地区比较冷或热 2、气温的变化 ①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 2 时(14 时);气温最低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的年变化 大陆气温最高出现在 7 月,气温最低出现在 1 月,气温的年较差大 海洋气温最高出现在 8 月,气温最低出现在 2 月,气温的年较差小 3、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环节 6习题巩固
1.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一天的气温是指( )
A.这一天的最高气温
B.这一天的最低气温
C.这一天中午 12 时的气温
D.这一天的平均气温
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
一年之中,世界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最高月均温,北半球出现在 7 月,南半球出现在 1 月
气温的观测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
D.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下表是群英学校地理兴趣记录下来的一天的气温数据,请你计算出当天的日平均气温( )
(
时间/时
8
14
20
2
气温/℃
15
24
16
13
)A.20 ℃ B.14 ℃
C.15 ℃ D.17 ℃
4.我国西部地区有句民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该地气温()
A.日较差大 B.月较差大 C.年较差大 D.年际变化大
读某校地理气象兴趣小组观测一天 2:00、8:00、14:00、20:00 的气温状况图,完成第 5~6 题
图中能正确表示 14:00 气温状况的是( )
A. ① B.② C. ③ D.

该地当天气温日较差为( ) A.10℃ B.12℃
C. 8℃ D.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