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的色调教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情绪,心理的色调教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资源简介

情绪,心理的色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情绪的含义、类型及其对人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塑造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学情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阶段,他们敏感脆弱,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这一阶段中的孩子再也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加强,他们的情绪也会阴晴不定, 变化无常,变得多愁善感起来。往往会让老师和家长手足无措,难以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因此,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调节好自身的情绪,做一个乐观开朗、阳光健康的人。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情绪含义、类型及影响,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实际运用调节情绪的方法,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玩“抓乌龟”的心理游戏
开始先让同学们在游戏中体验各种情绪的变化。玩的过程中,学生会真切体验到紧张、兴奋、喜悦、失望等一系列的情绪反应。
再出示各种带有情绪的动画,让学生看动画说情绪,从而让学生们想究竟什么是情绪,进而引出情绪的定义。
(二)了解情绪的含义
出示关于情绪含义的两个知识点:
1、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人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
(三)了解情绪的类型
1、归纳四种基本的情绪类型:喜、怒、哀、惧。(学生表演一种情绪,其余同学猜是那种情绪,从而加深对情绪的了解。)
2、出示关于复杂情绪的课件,让学生知道除了以上四种基本的情绪类型,还有很多更加复杂的情绪。
3、画情绪树,把两周内的情绪体验画到情绪树上并与大家分享。
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来分享情绪,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情绪。
(四)知道情绪的作用
1、用图片和小场景故事引出情绪的作用。
2、具体阐述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3、运用两则材料说明负情绪的消极作用并引出接下来的主题,怎样调节不良情绪。
(五)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展示图片)
1、认知调整法
(1)积极的自我暗示。 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暗示自己是最棒的,这样可以有效的调节自卑和胆怯等不良情绪。
(2)换角度思考问题。
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情绪体验自然不同,遇到想不开的问题何不换个角度想想,也许就会拨云见日了。
(3)用幽默调节情绪。“幽默”和“自嘲”是宣泄积郁、平衡心态、制造快乐的良方。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比如“吃亏是福”、“破财免灾”等一系列心理暗示来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
2、合理宣泄法
(1)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
老师和家长绝对是你学习和生活道路上的领路人,会为你的成长保驾护航,所以向他们寻求帮助,会让你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与帮助,使你从负情绪中快速解脱出来。
(2)跟同学和朋友分享快乐和承担痛苦。 学会与伙伴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学会与同伴分担痛苦,痛苦就会减半。
(3)学会倾诉。 负情绪倾诉出来,身心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4)哭出来。 对于负情绪,哭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宣泄方式。
(5)休息一下,舒缓心情。 累了就先慢下来或者暂时停下来,这样会很有效的舒缓当前面临的压力。
(6)在运动中调节情绪
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调节情绪。当你全身心的投入到运动中的时候,你就会把负情绪宣泄出去,忘记压力。大部分的有氧运动都可以释放压,缓解紧张,对积极情绪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3、注意转移法
(1)转移话题。
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令自己伤心痛苦的事情上,避开谈论当前话题,以免触事伤心。
(2)转换环境。 转换到一个令自己轻松舒心的环境,可以转移到一个气氛活跃的场合或者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大自然中,避开当前场景,以免触景伤情。
(3)做其他感兴趣的事。 比如说唱歌、跳舞、旅游、品尝美食、睡觉等都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
(六)回顾与总结
回顾调节情绪的方法。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运用今天所学,调节自身的情绪,以便塑造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