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之间的距离教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你和我之间的距离教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资源简介

你和我的距离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个人空间圈。 2、了解人际交往边界。
【能力目标】
1、发觉生活中的个人空间圈。
2、区分人际交往边界中的僵硬边界、混乱边界、清晰的边界,从而把握自己生活中的人际边界,把握个人人际交往分寸。
【情感、价值观目标】
1、世上没有一个与我们完全相同的朋友,相处时难免有冲突。
2、遇到冲突时,要心平气和,尝试找到冲突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明白朋友间有些冲突是可以让步的,有些地方则不应妥协。
3、尊重他人的人际边界,坚守自己清晰而柔软的人际边界。我爱你,但是我们都要保有一个气泡的距离。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朋友间产生冲突的原因。
2、使学生理解人际边界的概念和建立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中阶段的人际关系中,友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生往往把朋友的建议放在第一位,对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形象看的非常重。但是在朋友交往中,有时会患得患失,失去自我或者在不经意间伤害到朋友,从而造成高中生的情绪波动大,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所以此课有其必要性。
四、教学准备
彩色留言卡片、百宝箱、学案
活动一:“寻找另一个我”
1、解读活动规则。主持人说“大风吹,大风吹”,所有成员回应“吹
什么”,主持人说一部分小组成员身上有的
物品或特征,比如可以说“吹戴眼镜的人”,等等,依据当时实际情况而定,所有被吹到的人,即拥有这些特征的组员需要互换位置,没主持人会加入占一个
位置,没有抢到座位的同学要进行一句话的自我个性介绍,“我是〃〃〃〃(个性)的某某”然后担任主持人。游戏进行三轮,第一轮主持人由老师担任,做活动示范。
2、提问:在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观察很仔细,不仅注意到自己的特征,还能及时提醒旁边的同学。那经过观察,你们能找到两名完全一样的同学吗?
活动二、“Say Hi”
1、“Say Hi”的方式由你决定。请每位同学写一个打招呼的方式,这种方式没有时空的限制,人类历史上有都可以。
2、老师随机抽取方
式,带领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Say
Hi”。抽取三次左右,根据实际情况操作。设定为拱手——握手——拥抱——鞠躬——
泰式合掌——碰鼻礼。
3、有些“Say Hi”的方式同学们似乎不太能
接受。是什么让你觉得有些不自在呢?
4、介绍“神秘的气泡”即“个人空间圈”,举例:鸟儿在电线上站成一排,互相保持一定的间隔,恰好使谁也啄不到谁;陌生的顾客在餐厅里总是尽可能错开就座。
活动三、“让我欢喜让我忧”
1、创设情境,组织小组讨论。如何把握好朋友之间相处的分寸呢?请各小组随机抽
取一个情境,分别体验主人公的感受,思考三个问题:(附件1)
(1)如果你是主人公,遇到故事中的情境,让你感到为难的“点”是什么?为什么?
(2)经过思考,你会怎么做?
(3)在这个情境中,你与朋友产生分歧的原因是什么?2、各小组讨论后,依次播放四个情境。组织学生交流小组讨论结
果。概括学生的答案并小结:
朋友间冲突可能有以
下原因,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1)兴趣不同(情景一),可以沟通协商。 (2)生活准则不同
(情境二)根据情况是否超过自己的底线,再做沟通。
(3)底线原则不同
(情景三、四),清晰坚定的告知朋友。
3、人际边界:
(1)刚才的情境中,涉及到了心理学中人际交往的一个概念——人际边界。
是指在人际关系
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责任和权利范围。我们在人际交往时,都有着这样的人际边界,对于关系亲密程度不同的
人边界也有所差别。但是不论关系远近,当人际边界不稳定时,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2)连连看:(附件2) 呈现:混乱的边界、僵硬的边界、清晰的边界,及选项。请同学们连连看,做出判断区分。
在“人际边界”及了解“人际边界”的含义,形成理性认识。
4、小组讨论完成“连连看”,进一步区分混乱的边界、僵硬的边界和清晰的边界,形成感性认识。对模糊不清的全班讨论进行明确。
活动四、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完成。 教师小结:
(1)世上没有一个与我们完全相同的朋友,相处时难免有冲突。
(2)遇到冲突时,要心平气和,尝试找到冲突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明白朋友间有些冲突是可以让步的,有些地方则不应妥协。 (3)尊重他人的人际边界,坚守自己清晰而柔软的人际边界。我爱你,但是我们都要保有一个气泡的距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