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 化学式的“音”、“形”、“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式与化合价是第四单元课题四的有关内容,本课题包括化学、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较好的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第一课时首先讲述了化学式的概念,指出了由于纯净物有固体的组成,因此每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同时还指出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所以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但是化学式的书写,主要是通过化合价来推求。因此对九年级学生说,学习这样一个抽象概念并掌握其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化学式和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在此以前涉及到的有化学式,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另外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的学习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酸、碱、盐的学习。也就是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着化学学习的始终。根据我校学生的基础,本次授课以教材内容为根本,再加工处理后适当进行了拓展延伸——弱化了单质的读法,强调了化合物的分类读法;弱化了化学式的书写,强调了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二、学情分析认识上学生已经学过了元素符号,并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了很多物质的化学式,这都为学习本课内容打下了基础。不过,学生对物质分类还不太熟悉,不注意从分类角度去认识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写法。所以在授课时,应注意通过分类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式的写法。学习能力上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自我分析问题、归纳反思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展示、感悟提升”及“自学、展示、点拨、练习、小结”的三环五步式导学案课堂模式。采用问题引出、小组交流、讲解点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借助导学案,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初三8班的孩子思维活跃、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质疑,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纪律性较好。但该班部分孩子把学习认为是被动的接受,不太喜欢主动预习,课堂上更多表现为听从式学习。所以,必须要求教师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三、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知道常见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2.初步了解化学用语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3.培养学生对化学式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的能力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式的定义和含义,以及化学式的读法。2.教学难点:化合物化学的读法,以及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3.解决办法:①组织学生分类讨论不同类别化合物的读法特点后再归纳总结;③通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例题示范加巩固练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再现、引导→讨论、归纳→总结六、教学用品实物投影 多媒体课件 电子白板七、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引入(1min) 展示关于水的性质与用途(板书)化学式的音、形、义 猜想 设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构建概念(4min) 提出问题:①O、H、C、Fe属于化学式吗?②混合物是否有化学式?③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可否写作C2O、O2C? ④一个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吗?请举例?⑤物质的化学式是否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小组讨论、归纳整理①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才能叫化学式②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③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固定的化学式④一个化学式可能会表示几种物质⑤物质的化学式不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让学生有一个初步认识,物质和化学元素一样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来表示,从而引出化学式的定义。从多角度剖开化学式的一些对应解释和信息理解。读其“音”(11min) (板书)读其“音”回顾单质的分类 归纳单质的读法:一般直接读元素名称或某气 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顺序,先学读写,后学含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问题:以下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应该怎么读?归纳其读法特点?(板书)化合物——“某化某”“几氧化几某”“某酸”“某酸某”“氢氧化某” 交流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归纳不同类别化合物化学式读法(1)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一般一般读作“某化某”(2)氧化物一般一般读作“几氧化几某”,某前若为1省略不读(3)酸根前加氢元素的化合物一般读作“某酸”(4)含酸根的化合物(酸除外)一般读作“某酸某”(5)含氢氧根的化合物读作“氢氧化某”范例展示、引导评价 写出物质名称、小组交流写其“形”(4min) (板书)写其“形”归纳展示单质与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板书)金前非金后,氧后非氧前 回顾单质与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练习常见物质的化学书写 熟悉化学式的写法以及常见物质的性质明其“义”(15min) (板书)明其“义”提出问题:化学式H2O所具有的含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出问题:说出下列化学式H2、H2O2、Cu、NaCl的意义?总结:由原子和离子所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在微观上只具有一条含义。(板书)1.宏观与微观 描述H2O的含义归纳总结化学式的宏观含义表示物质或物质的元素组成;以及微观含义表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构成。回答相关化学式含义 通过微观模型动画让学生去感悟化学式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所以它有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意义。把明星们请进课堂,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让学生感觉更亲切,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将化学符号及数字跟分子、原子的微观模拟图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的本质,有助于难点的突破。提出问题:符号H、2H、H2、2H2具有什么意义?2H和2H2是否还具有宏观含义? 回答并归纳化学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具有微观含义提出问题:化学符号aXbc±周围数字的含义?提出问题:说出下列符号2CO、NH3、5SO42-中数字的含义 (板书)2.数字含义:前方——微粒的个数右下——微粒中的原子个数右上——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 讨论并总结正前方的数字“a”:微粒的个数右下角的数字“b”:微粒中的原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c”: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回答并评价同学的答案展示近两年成都中考中化学用语的考查形式 明确中考命题方式课堂巩固(4min) 展示、引导、鉴定与评价 作答并生生评价 巩固当堂内容,学会迁移应用总结(1min)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什么? 回顾并回答 梳理并总结当堂内容,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与困惑八、板书设计4-4 化学式的“音”、“形”、“义”1、读其“音”化合物——“某化某”“几氧化几某”“某酸”“某酸某”“氢氧化某”2、写其“形”化合物——金前非金后,氧化物氧在后3、明其“义”1.宏观与微观2. 数字含义:前方——微粒的个数右下——微粒中的原子个数右上——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八、教学流程图引入:水的相关描述设问:什么是水的“音”“形”“义”?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式相关化学式相关的理解与解释化学式的读法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归纳巩固练习化学式的含义讨论归纳巩固练习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中考真题再现课堂小结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