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
课题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课型 授新 主备人 -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旧知回顾】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选择该方法的理由是 。3、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5、根据以往的学习,你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有哪些了解呢?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实验一:教材113页实验【6-4】,填写下表。现象 分析与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交流讨论:通过上述实验的分析可知:1、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干井、深洞,怎样判断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否对人造成威胁?你能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吗?3、你能设计出哪些实验来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大小呢?实验二:教材114页实验【6-5】,填写下表。现象 分析与结论 交流讨论: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溶解性 。实验三:教材114页实验【6-6】,填写下表。(小资料)紫色石蕊试剂是一种色素,与不同的物质反应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如变红、变蓝等。Ⅰ喷稀醋酸Ⅱ喷水Ⅲ直接放入Ⅳ喷水放入现象分析与结论将经过第四次实验后的小花放在酒精灯上烘烤,能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交流讨论:1、在小花上喷稀醋酸的目的是什么?2、干燥纸花接触水与干燥纸花接触水后又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的现象为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四:设计实验检验二氧化碳,填写下表。实验方案 现象化学方程式【交流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并根据实际生产生活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性 质用 途知识点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阅读教材115-117,小组交流合作并完成下列问题。什么原因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高?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什么后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3.物质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能不能通过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发热等现象断判物质的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5.你还能说出更多的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归纳与小结:列表对比两种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拓展与延伸: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现象来判断一个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呢 课堂检测:一、完成教材中习题。二、选择题1. 生活中经常看到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大米酿酒 B.家庭自制冰块. C.水变热沸腾产生水汽. D.用苹果榨苹果汁 2.下列各组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 (2)粮食酿成酒 (3)爆炸 (4)碘的升华(5)植物的光合作用A.(1)(2)(3)(5) B.(2)(5) C.(2)(3)(4)(5) D.(5)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B.有新物质生成C.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 D.有气体放出或颜色变化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三、填空题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1)滴水成冰 (2)钢铁生锈 (3)汽油挥发 (4)酒精燃烧 (5)食物腐烂 (6)动植物呼吸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判断依据是 。6.以下是有关物质发生变化的问题的研究:(1)将水放入试管中加热,在管口用干净的玻璃片收集到水珠,是 变化。(2)将胆矾放在研钵中研碎,是 变化。(3)向胆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这是 变化。 (4)将石灰石投入到稀盐酸中会看到 现象,发生了 变化。四、简答题7.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