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一、课题分析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盐酸和硫酸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难以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在一定意义上反应了金属的活泼程度。进而研究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深入,有学生自己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运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过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3、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通过“置换”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注:“置换反应”概念的更深刻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于第二课时进行)过程与方法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2、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建构的重要意义。3、体验合作学习和共同竞争的愉悦。三、学习分析1、学习重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有意义的建构。(2)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以及与化合物溶液反应)。2、学习难点对实验事实进行筛选、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方法的建构。3、学习策略(1)基本策略: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合作与自主相结合进行科学探究实施知识的建构。基本流程:猜想与探究――→观察与检验――→分析与归纳――→解释与结论(2)具体实施:①以活动形成探究的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规律与结论。②利用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实验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互动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价激励和谐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养成严谨思维品质并推动探究进程。(3)教学准备据全班人数分为十个实验组:各组准备:镁、铝、锌、铁、铜等金属单质,八支小试管,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废液缸,细砂纸。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 观察后再回想,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镁条、镰刀、项链等。 从学生熟悉的装饰品入手,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寻求“金属为什么会变色”的欲望。引导学生结合铁丝,镁条,铜丝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条件,分析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以程度。 ①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②回忆以前学过的几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交流讨论,为什么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为什么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铜就不能燃烧,导致这些不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分析金属与氧气的难易程和剧烈程度,初步得到金属性质有差异。这说明了,镁活泼,铁较活泼,铜不活泼,金最不活泼。 学生归纳总结,初步对金属的活动性有所了解引导:在化学实践中我们是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金属的活动性【探究实验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利用组内的药品和器材,做镁、锌、铁、铜四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 进行试验,记录实验现象金属是否有气体产生速度MgZnFeCu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金属是否有气体产生速度MgZnFeCu 尽可能让学生做实验时金属的质量和外观相似。通过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并观察课本上漫画插图,能否推测出Mg、Zn、Fe、Cu金属的性质? 思考,回答: 防止学生产生误区,认为放出气泡的速度就表现出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这仅仅是一个方面。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是否生成氢气,可以判断出镁、锌、铁比较活泼,排在氢的前面。 在此对金属和酸的反应剧烈程度对金属的活动性形成感性认识如果我要把这四种金属分为两类,可以怎么分?依据是什么? 思考、讨论,并得出结果:可分为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和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两类。 为后面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出现氢元素打下基础。让学生写出Mg、Zn、Fe分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演)(教师指导)与稀盐酸反应①Mg+2HCl=MgCl2+H2↑②Zn+2HCl=ZnCl2+H2↑③Fe+2HCl=FeCl2+H2↑与稀硫酸反应①Mg+H2SO4=MgSO4+H2↑②Zn+H2SO4=ZnSO4+H2↑③Fe+H2SO4=FeSO4+H2↑ 学生自己书写,并总结规律①上述反应是否是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②上述几个反应有何共同点?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 学生讨论、归纳置换反应的定义演示,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能生成铜;但铜丝却不能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通过对比也说明了铁比铜活泼。 从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比较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探究实验二】: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铜与硫酸铝溶液反应 药品实验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铝与硫酸铜溶液 铜与硝酸银溶液 铜与硫酸铝溶液讲述:通过探究实验二,得知铝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经过了很多类似上述的实验探究人们归纳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减弱 引导学生分析这几个反应的共同点,理解置换反应的定义指导学生记忆 根据探究过程,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条件学以致用:1、判断下列化学反应能否发生?①银和稀盐酸②铁和硫酸锌溶液2、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设计实验: 学生练习,加强置换反应的理解,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想出一些方法,发散思维。课堂小结: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②你还有哪些收获或疑惑不解的地方?③你还想知道金属的那些性质 总结交流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总结的能力。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反应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三、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四、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减弱教学反思:教材的内容组织符合物质的认知规律,对物质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课堂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活动中重点知识的掌握及难点突破,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及时讲解、点评、总结,使教学过程更加合理,有效。置换反应PAGE-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