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初三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说出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能说出实验装置的一起名称及操作要点;初步学习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2、通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研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仪器药品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药品: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
课堂活动 学生反应 设计目的
【知识再现】请大家思考,我们学习过哪些化学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化学方程式。看谁写得多。要求:1.思考后自主、自由地到前面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评价他人。2.所列出的反应是否合适用于实验室气体的制取? 回忆、思考。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主动展示、到黑板上板演化学方程式。归纳实验室气体制备的要求,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 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让学生学会主动评价他人的观点,全面认识和坦诚评价他人,学会真诚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合作。学会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为解决新知做铺垫。
【实验探究一】①大理石 + 稀盐酸②大理石+ 稀硫酸 ③碳酸钠+稀盐酸【问题】1.哪种方法合适用于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2.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吗? 通过摄像头,观察演示实验观察产生气体的速度、固体的溶解情况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分析、思考。书写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生动的、新奇的、鲜明的化学现象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积极主动地去获得感性认识的意向。通过信息的获得,寻找解决问题的依据,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通过有关信息的分析,选择最佳方案:选择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物易找且价廉、反应条件易控制、易于收集、有利于环保等等。【学生小结】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问题讨论】1.通过学习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实验装置,请大家思考实验时选择实验装置的依据是什么?2.画制取CO2的装置图,并展示。点评学生方案,评价各套装置的优劣 讨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思考、讨论、回答。1、反应物的状态。2、反应条件。3、生成物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的装置图(通过摄像头),说明设计意图和原因从几套装置的分析中,归纳出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 提出探究课题。培养比较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比较法等。通过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克服原先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完整建构。学会对已有知识的归纳、小结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水到渠成的点评能使知识升华,让学生形成合适的知识体系
【实验探究二】请大家用提供的实验仪器,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设计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连接实验装置。如没有仪器选择,画出简图即可。 学生讨论后根据提供的仪器,提出最佳设计方案,连接装置,展示成果。并简要说明装置连接的理由。 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科学方法探索科学问题的基本过程:发现问题 → 提出假设 →设计方案 → 实验探究 → 得出结论。
【问题讨论】如果用你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你如何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气体呢? 回忆旧知识,讨论方法。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验满。 复习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实验探究三】【体验实践】请大家用你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制取、收集、验证二氧化碳 学生动手实验,体验成功。小结、汇报自己的收获。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双手实践的东西。动手实验,能变隐为显,化静为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明白动态形成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深刻性。
【总结】总结我们今天讨论的实验,从现象到本质,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开展学习过程的?这样的学习给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实验室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制取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过程的再认识。简单扼要的梳理、概括,能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并能使新知识牢固地注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只留下深刻印象,让学生有获取到新知识的喜悦
【作业】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写出探究活动报告。
课题2 《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堂评价
1、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
2、下列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 )
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 B、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
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 D、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
3、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实验室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
A、排水法 B、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D、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4.检验一瓶用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是否已集满的方法是( )。
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用托盘天平称其质量
5、下列方法适用于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燃烧木炭  B.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
C.煅烧石灰石 D.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
6.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连接装置 ③加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 ⑥验满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7、请结合图10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10中 (填标号,下同)与 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 。
8、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棉花
及以下仪器:
(1)利用上述药品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是 (填序号);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将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画入方框内,并与A装置连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