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的幸福时光【活动背景】高中阶段的学生既要面对学业压力,还要面对青春期带来的各种冲突变化,而他们的情绪又处于波动期,使得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较低。主观幸福感降低又会导致学生的自我满意度下降,愉悦感降低,成就感下降,这些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加剧了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干预,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去面对生活,对学生的学业、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具有很大的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幸福的内涵,提升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能借鉴自己及他人的积极经验创造幸福。【教学准备】背景音乐、记号笔、卡纸等【教学过程】导入游戏——抓幸福游戏规则:右手平伸,掌心向下;左手握拳竖起食指,轻抵在左边同学的掌心下;当听到老师朗读的文字中出现“幸福”一词时,快速地用右手抓住下面的手指,同时左手的食指要快速逃离,争取不被抓到。小结:再刚才游戏中,大家抓到幸福了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也把幸福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呢?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们一起来聊聊幸福。【设计意图】营造温馨氛围,引出主题。二、初识幸福——幸福是一种能力学生思考:你认为中过彩票大奖的人和因意外事故伤残的人,哪一类人的幸福指数会比较高?教师分享菲利普·布里克曼地实验研究布里克曼选取了一家康复机构里的 29名因事故导致截瘫的患者或者四肢伤残者,另外他还从伊利诺伊州彩票中心的中奖名单中选取了 22名中奖者,其中 7位的中奖金额为 100万美元,最少的也有 5万美元。布里克曼采用打分的方法,对这两组人的幸福感进行综合评分,发现两组的差距并不是人们想象的这么大,甚至在对待日常快乐和未来生活时,事故组的受害人幸福感还超过中奖者;他们还发现彩票得主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回到了他们之前的幸福感水平——如果他们在中奖前是不快乐的,那他们就会回到不快乐的状态。同样地,因为车祸而残疾的人,在短短一年内就可以回到车祸前的快乐状态。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拥有一条与生俱来的幸福基线,所以生活中的惊喜或者困难这样的偶然事件只会暂时的改变我们的幸福状态,最终还是会回到我们的基线水平上。每个人的基线水平又是不一样的,其中百分之四十由遗传因素决定,百分之六十由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决定。如果我们能抓住这百分之六十的发展机会,不断地去培养自己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那我们幸福基线就会不断上升,也就是说我们就会越来越幸福。【设计意图】通过对心理实验的解读引出幸福基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幸福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得以提升,为后续的活动做好铺垫。感知幸福——我的幸福清单过渡语:最近我在读汪曾祺老先生的《生活是很好玩的》这本书,我发现汪老先生的幸福感知能力真是太强了,写字、画画、做饭,最普通的生活日常,在他那里就变得妙趣横生,字里行间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能挖掘出很多不同的幸福瞬间,请大家回顾自己的生活,写下令你感到幸福的 10件事。并将这些幸福的事情分享出来吧。学生书写自己的幸福清单并分享。教师小结:同学们分享让我看到幸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认为一餐美食带来的及时快乐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达成一个目标是幸福。那到底什么是幸福呢?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的理解。【设计意图】积极心理学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积极正向的心理体验,本环节就是基于这一理念,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幸福瞬间,在分享中初步感知幸福。解密幸福——我的幸福公式1.教师教读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理论美国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认为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指的是即刻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体现的是当下的利益;而意义主要来自于目标、使命感、自我价值的追求等,指向的是未来发展。2.评估自己的幸福状态第一步:请同学们在-5至 5之间,从意义和快乐两个维度分别给十件幸福事件赋分;第二步:把十项意义分和快乐分分别相加,看看自己的幸福是怎样的一个构成?并思考今后是否需要调整自己的幸福组成元素的比例?为什么?学生分享。教师小结:沙哈尔教授告诉我们,幸福=快乐+意义,但是这二者到底该以怎样的比例去分配并没有定论,这是要因人而异的。老师希望通过这样的评估,让大家直观地去了解自己的幸福状态到底是怎样的,避免走进完全不考虑未来,一味追求即时快感或者为未来快乐承受当下痛苦的幸福误区。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在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去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设计意图】借助泰勒·本-沙哈尔教授的幸福理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幸福,并通过赋分计量的方式直观了解自己的幸福状态。创造幸福——幸福有法可循幸福有法可循过渡语:沙哈尔教授说:“增强幸福感最好的路径是倾听自己的心声、汲取他人的经验并去积极的尝试。”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按着这个思路去看看我们过去的经验里有哪些可以提升我们幸福感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自我觉察,每位同学从幸福清单中选择一件意义指数最高的幸福事件,用两分钟的时间仔细回想当时的情景,找找看幸福背后的因素是什么 是事情本身还是你在其中和他人的互动让你感到幸福?是因为它带给你了挑战性还是你看到了什么神奇的事情?第二步——小组分享,小组成员轮流分享自己的幸福事件及发现,从中总结提升幸福感的方法。第三步——全班分享。教师结合学生分享总结增强幸福感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激活内在的善意系统科学家发现,人体内有两套情绪系统。一套是善意系统,当我们在做善事的时候,会分泌一种叫做 “催产素” 的激素,可以帮助我们舒缓压力,提升幸福感;而作恶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两一种激素“皮质醇”,它会导致个体的攻击性增强,长期的高皮质醇是骨质酥松、学习能力减退的重要原因。那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内在的善意系统呢?一是帮助他人。助人可以得乐,当我们与受助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近、受助人的情况改善越明显,我们从助人行为中得到的快乐就会越多。二是要学习感恩。感恩能促进我们对生活形成持久性的欣赏态度,能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幸福。每晚在入睡前,写下 5件让你因感恩而快乐的事情。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会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刻,而不会把它们当作理所当然。◆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心理学家建议追求包括成长、人际关系和对社会有贡献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的重点是放在自我和谐上,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会更我们更幸福。◆改变态度。改变一下对学习的态度,把学习是为一种特权而不是责任,这样我们不但会感到幸福,还会学到更多的东西,有更好的表现。【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欣赏式探寻”的方法,通过学生自我觉察、同伴分享,引导学生从过去的经验种探寻可以提升幸福的方法。幸福承诺——我的学业幸福感提升计划过渡语:我们刚才花了这节课四分之一的时间去探究幸福的方法,也找到了很多,但是这些方法不是万能药,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适用于任何人,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回到自己的身上来,看看如何用别人的经验来启示自己的未来。幸福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这里我想为大家限定一个范围,因为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就来源于我们的学业发展,学习大概也是最不能给大家带来幸福感的一个项目,所以接下来的五分钟时间,我想让同学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利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学业幸福感。要为我的学业生活带来更多的幸福,我要————————————————————————————————————————————————————————————————————————————————————————————————————。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有关幸福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也对未来做了预设,接下来就需要大家付诸行动做出改变,不断地将自己的幸福升级。【设计意图】承接上环节,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总结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