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 失败博物馆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心理健康 失败博物馆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失败博物馆》教学设计
【活动理念】
现在的青少年经常被认为因为物质丰裕、过度照顾等影响因素,变得抗挫折能力很弱,遇到困难和挑战较难应对。然而,没有人能超越自己的经历,提升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也需要借助他们的真实经历和体验。本节活动设计基于成长型思维理论进行设计,通过帮助青少年重整体验来重构经验,进而改变他们对于“失败”的理解,建立更具成长性的思维方式,构建更具弹性的认知体系,提升抗挫折能力。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和理解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差异。
情感目标:觉察遭受挫折时产生的情绪感受,接纳遭受挫折时产生的各种体验。
技能目标:学会和挫折体验共处的技巧,发展及丰富个人的成长型思维体系。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整合本人及重要他人的失败故事,学习从成长型思维的角度丰富对失败的理解,发现“失败”的对成长的积极意义。
活动难点:接纳“失败”带来的复杂感受,并从成长型思维的角度整合体验,重构认知体系。
【活动对象】
高中一年级
【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流程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奇妙的博物馆 1.问题导入:你去过的让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博物馆是哪一个? 在博物馆和有趣、开放之间建立联系,引出失败博物馆的同时,也为深入阶段在“失败”的消极体验和积极意义之间建立的奇妙联系做一个铺垫。
展开阶段: 失败博物馆 观看视频:《失败博物馆》。 2.提问与思考:失败博物馆的创建人选择了哪些展品?标准是什么? 通过已经建立的失败博物馆,帮助学生意识到:记录失败,思考失败,可能本身就是成长和进步的一种方式。
深入阶段: 我的失败博物馆 请你做一个博物馆设计师,设计一个你的失败博物馆。 具体要求: 至少包括5件展品(实物、故事、场景设置、录音、视频等形式均可) 至少包含一件和你本人有关的展品 给展品命名。 2.在你的失败博物馆中选择出一件展品,以“失败带来的改变”为主题,做一份详细的解说词。 借助设计个人失败博物馆的过程,帮助学生意识到,其实“失败”是正常的,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失败的领域也是很广泛的,从学习、工作到亲密关系等;解说词的撰写则引导同学们从和以前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曾经经历过的失败,探索曾经带给自己消极感受的“失败”经历,是否也包含有之前未曾意识到的其它可能性和积极价值。
四、总结阶段: 失败也是成长——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分别如何看待失败? 观看视频:为什么失败的经验很重要? 2.课后实践:成长型思维在具体生活场景中的应用。 引入成长型思维的模型,通过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化思维的比较,引导学生建设更具灵活性的认知体系。课后小作业,则推动同学们结合自身生活,在小事上不断运用成长型思维去觉察,去反思,去实践,通过不断积累的积极体验,最终能发展出更具灵活性和成长性的认知,尤其是关于应对失败和挫折的积极信念。
【课堂反思】
本节活动设计通过博物馆展出的形式将学生关于失败的体验作为课程资源导入课堂,鲜活而不粗暴。但是仍要注意,在深入阶段,学生为重要展品撰写详细的解说词时,如果有学生始终不能从积极的角度去解读关于“失败”的展品,我们也需要接纳这种“不能积极”也是很正常的一种反馈,而不要非积极不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