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韧性:坚韧的生命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韧性:坚韧的生命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坚韧的生命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初中的学生进入到青春期,也称为“人生的疾风暴雨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经历快速的发展,而学业难度的增加,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的转变,为他们的初中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当遇到困难时,选择绝地反弹而非放弃自己,这体现了生命的坚韧性,从而看到自己的能量,这将会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困难。国际心理韧性研究计划提出的心理韧性3I能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资源与力量。本节课加入I think能量,引导学生在看到自身能量资源的基础上,以积极的角度来看待挫折带给我们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和理解4I能量瓶的涵义,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能量。
过程与方法:尝试将自己拥有的能量归纳到4I能量瓶中,并且发掘自身更多能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坚韧的生命带来的积极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和理解4I能量瓶的涵义,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能量,尝试将自己拥有的能量归纳到4I能量瓶中,并且发掘自身更多能量。
四、教学对象:7年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故事导入:《东京残奥会女子团体乒乓球冠军——王睿》
2008年,15岁的王睿正在教室里备战中考,汶川地震发生了,几块水泥板砸中了她的双腿。在废墟下被掩埋十多个小时后,王睿获救了,但是右腿肌肉坏死,不得不截肢。一个多月后,王睿安装了假肢,原本品学兼优的她变得自卑,不敢出门,不愿意去上学。
2009年,在成都进行康复训练时,王睿被四川省残疾人乒乓球队相中。16岁的王睿,开始练习乒乓球。一切从零开始,起步又较晚,王睿深知自己基本功不扎实,于是加大训练量,每天不少于8个小时。
截肢之后,王睿得了“幻肢痛”高强度的训练然这种疼痛加剧,“感觉好多针在扎右脚。”疼痛常常让王睿彻夜难眠,但第二天她仍然按时到场训练。因运动量太大,残脚磨破皮、流血成为了家常便饭,消毒药水成为她的随身物品。
经过了一年多的艰苦训练,2010年王睿参加了四川省运动会,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便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枚金牌。“也许,我还能有另外一番人生!”那一刻,乒乓球让王睿有了“心跳”的感觉。
2013年,王睿因表现出色被选入国家队。
2017年,入选国际乒联优秀残疾人女运动员。
2018年,获得东京残奥会资格。
2021年,在东京残奥会夺得女子团体金牌。
2、提问:从王睿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到什么?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展开阶段:坚韧的生命
提问与思考:还见过哪些坚韧的生命,还知道哪些关于生命坚韧的故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感受身边存在的生命的坚韧)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小草、蚂蚁、史铁生、每一个平凡的人。在逆境中,更显生命的坚韧,而坚韧,也带我们走出逆境。人生海海,起起伏伏,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曾经历高峰,遇见低谷。
(设计意图:感受身边坚韧的生命)
写一写:我人生的波谷时刻。
(设计意图:回顾曾经遇到的困难,为后面环节发掘自身克服困难的能量奠定基础)
学生发言分享分享。
(设计意图:在分享中引发共鸣。)
深入阶段:
观看视频《稳住生活的你,不会被生活问住》
思考:生活给他们出了什么难题,他们又是如何稳住生活的?
勇气、努力、坚持、灵活的头脑、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看视频中的人是如何面对人生问题,激发学生情绪)
我的能量:
曾经的你,身处波谷,面对生命提出的难题,你又是如何稳住的。请将你的回答写在纸上,或者打在评论区里与老师一起互动。
看到同学们分享的,应对生命波谷的经历。老师在你们身上看到了满满的生命能量。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很多能量,这些能量在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难,触底反弹。
(设计意图:焦点解决模式,引导学生对过去成功经验的思考,发掘自身能量。)
3、介绍4I能量瓶的涵义:
第一瓶:I am 我是。也就是你的性格,你的内在优势,也是你属于你的能量。
第二瓶:I have 我有。你身边的资源,外界支持,也是你的能量来源之一哦!
第三瓶:I can ,我能。你的能力,你为解决问题,你可以采取的行动和努力。
最后一瓶:I think ,我想。当遇到挫折时,遇到生命提出的难题时,你可以怎样拥有积极的态度。
(设计意图:4I能量瓶,让学生更具体地思考自身能量,将能量分类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出更多的自身能量。)
4、示例:小Q同学的能量瓶
升华阶段
5、将自己的能量分别填入能量瓶中。
将你曾经应对人生波谷时,用到的能量填到相应的瓶子中,如果你还有一些暂时没启用的能量,也可以写入瓶中。
结束阶段
回顾4I,发掘能量,拥有Q弹坚韧的人生。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整节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