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做难事必有所获》【教学内容】《做难事必有所获》【授课年级】初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些需要是最基础的需求;知道相对有难度的事,对于个人能力的锻炼是全方面的,对于人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最大,所以最后的结果也不同。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真正打败人的是生活中的琐事。通过探索自己的SWOT结构化平衡系统分析体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找到提升抗逆力的具体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做难事的价值,学会积极对待人生中的艰难困苦,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生命韧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热爱并创造生命。【教学难点】正确认识难事对于我们的能力的锻炼,不畏困难并重视自己的生命。【设计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心世界,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生命韧性的主题,以学生的所思所想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初中阶段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自我肯定,而当人无法从日常生活事件中进行自我肯定,长期以往,生命的问题便找不到答案,也就难以解决所面对的挫折、空虚和缺乏动力的问题。通过抗逆力训练营当中的SWOT自我分析、小步骤规划、增强生命的弹性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积极向上的情绪,在活动中感受生命的活力与张力。【教具准备】多媒体、SWOT分析卡、小步骤规划卡【教学过程】课程导入,创设情境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快乐的心理课又要开始啦!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安静地遵守我们的约定,然后根据音乐的节奏,换手比划出不同的数字,连续做错3次的同学请谈谈你做动作时的感受。同学们,生命中哪些事情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播放伴奏音乐)【设计意图】音乐的节奏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并体会不断变化手势的困难,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做难事必有所获,问题互动初步感受哪些事情是不学就会的,从而自然地为后面的情景导入和学习做好铺垫。认识难事,激发意志师询问:哪些事情需要耗费意志力?【设计意图】围绕主题,对于个人成长有帮助的事都在开始阶段相对比较需要耗费意志力。师介绍做难事的积极部分: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和提升:不畏困难,不畏困难直到找到方法,想清楚目前的优势和状况,强大的生命力。【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哪些事情需要耗费精力,让学生同学充分思考为何这类型的事情需要而提出的疑问,让学生能够在好奇中去认真地思考平时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结合学情,自我评价认真倾听打败我们的往往不是大风大浪,而是琐碎的生活,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你遇到困难,你的常规反应模式?(认真、仔细)【设计意图】“只有亲身参与,才会记忆深刻。”让学生能够从自己身上总结经验,帮助自己认清平时的情绪状态。让学生看思考对于自己完成事情的耐心程度,按照0-10分来评价,自评是多少分:师:同学们,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你是鼓励自己,找到方法,还是觉得肯定不行了,觉得自己怎么也没有办法了?(学生思考对于困难的估计,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等各项成本,是否过于理想化)师:同学们,对于比较新、相对困难的事情,是否给予自己了充分的理解、支持,乃至资源?还有没有不会的,我们以后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怎么首先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解决敢做、一直做的问题)师带领学生逐渐树立不要轻易放弃的信心。【设计意图】充分体会平时生活中对于自己的要求是不是过于苛刻,但这样的结果导致并没有充分想到所以的方法,而是无畏的消耗了自己的情绪和精力。应对困难,抗逆力训练营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完成对于完成目标的SWTO自我分析,没有想到的部分请组员帮助分析,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内交流两分钟,使得自己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全面。【设计意图】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引导学生使用此方法拓展自己的思维角度,通过角色表演与分组合作演唱,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习与体验自身优势的把握,及自身不足的改善,加深应对困难的能力。(解决了想做、会做的问题。)小步骤进行学生独立完成《每天一小步》规划卡:教师引导降低难度的具体方法之一就是小步骤推进,找到个人的优势,提升学生掌控感;【设计意图】在完成每天一小步规划卡中,学生需要和监督自己的小老师不断沟通,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和谐人际氛围,丰富学生的资源。通过橡皮筋的形象,引导学生去掉不合理的想法,并进一步给予自己的支持和力量。【设计意图】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拥有积极想法,高自尊的人遇到困难时会更有弹性,也就是抵抗压力的能力更强,对于无法完成的事情不会执着为难自己,对于能找到新方法的事要创新出更多的方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增强自信心。总结深化,拓展延伸升华老师,请学生不要轻言放弃,进一步挖掘内在动力。【设计意图】此拓展环节的设计旨在进一步挖掘内在动力,让学生明白对于真正想追求做到的事只要敢于克服困难,给予自己信心并结合恰当的方法,就一定能做到。小结师:同学们,学习了《做难事必有收获》这一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在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做难事必有所获,请相信有彩虹。在今后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克服困难、战胜困难,让困难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好啦,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教学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新颖有趣的导入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但在保证创新的同时,也要确保其实际作用——是否有为这节课的重难点做铺垫。由于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有限,个人思维也具有局限性,在课堂的后半阶段对于思考解决困难的方法应对方式有限。因此在心理课堂上,除了课堂设计,还应拓展学生的常规思维。通过这一次的教学活动,深知作为一个心理老师的责任决不仅仅是只教会学生专业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就应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对教学的效果做好整体的把控。点评与建议教学目标基本达到,教学有层次有递进,但课堂常规组织还需更加把控得当。教师的教态及语言有感染力,能够充分利用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状态带动较好。环节设计也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拓展更多的自我分析工具,以及心理剧来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且根据心理教师已有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心理原理,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熟悉掌握各种诸如自我优势分析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在以后心理课堂上,也可以把认知教学目标和小组讨论、心理剧、自评、他评等穿插或者结合进行,并不是一定要按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