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意义:《有你,世界更美好》课程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意义:《有你,世界更美好》课程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有你,世界更美好》课程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初二对于学生来说是青春期中至关重要的时刻,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真正的确立。因此,选择探寻生命之美与意义这样的话题对于学生来说是尤为必要的。多数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和生命的价值,对于未来的目标是迷茫与困惑的。通过本堂课,让学生们能真正去感知生命的力量与意义,这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初步感知生命的力量。 2、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感受和体验生命中的美好。 3、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建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触摸心跳、 绘制生命之树、聆听生命故事等方式去感知生命之美,学会进一步去探寻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渺小与伟大,面对美好的世界,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法与学法 1、教法:活动法、启发法; 2、学法:实践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A4纸 相关资料 录播设备
教学框架 (
结束:
思索生命之宽
) (
深入:
聆听生命故事
) (
展开:
浇灌生命之树
) (
导入:
触摸生命的力量
)
教学流程
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开心今天能跟大家一起分享这节心理课《向生命更美处漫溯》。提到“生命”一词,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预设:美好、宝贵、脆弱、奉献等等,这都是与生命紧密联系着的词汇。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跟着老师一起来感受生命的力量。 一、活动导入:触摸生命的力量(5分钟) 1.触摸心跳:请同学们先闭上眼睛安静地感受自己一分钟的心跳。 2.畅想生命形态:生命在世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请同学们继续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如果能用一种图案或者一种事物来代表生命,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过渡语:相信同学们在安静地触摸与想象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与神奇,现在请你们再缓缓睁开眼睛,分享下刚才的感受。 请学生睁开眼睛谈谈你们的感受。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感受与分享,老师也能感受到你们此时此刻对于生命的好奇与渴望探索的心情。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走进探寻生命之美的旅程吧。 4.教师总结:同学们,当你触摸到自己心跳的那一刻,是否有感知到生命的搏动?当你脑海中逐渐浮现出生命的形态之时,是否会暗自感叹到生命的多姿多彩。 【设计意图】由两个热身小活动让学生们能初步感知到自我生命的力量,畅想生命的形态能调动起学生对于生命认知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展开:浇灌生命之树(10分钟) 师:每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动人之处。一颗种子,一朵小花,一轮落日,一只飞鸟,万事万物都有着各自的美。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让我们共同走进人生的各个阶段。 认识生命的美好:播放一段生命从呱呱坠地直至长大成人的视频。 师:看完这个视频,相信同学们一定也回想起了自己成长历程中的独特经历,或快乐或悲伤,或成功或失败,或喜悦或温馨,都汇成了你的生命之流。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生命之树,并给它涂上喜欢的颜色。 2.小组合作,书写生命之美:小组成员共同制作生命树,在生命树卡片上写下成长过程中遇见的美好事物或经历,并给树涂上喜欢的颜色。 接下来请同学们以下列的格式写下回忆的美好经历: 在______时候,有这样一个人/一件事/一处景让我印象深刻,TA是: 。具体是这样的: 。 现在回想起来,TA也给我的生命带来了 , 因为 。 师:看到同学们绘就的一棵棵有着生命之美的树,老师也不禁回想起了过去时光里让我记忆深刻的经历。 3.学生上台分享,教师小结:同学们分享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命色彩故事,也许当时对你来说为你生命描绘上黯淡色彩的事情在之后的人生会成为你的光,而当时让你闪耀骄傲的事情成为你生命中那一抹黯淡色彩的伏笔,也有可能以前那一件温暖你的事情现在也依旧还温暖着你,不管怎么样,无论得与失,这些过程中的经历都丰富着我们的人生体验,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生命色彩。生命之美存在于世间的各个角落,存在于你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定能探寻到生命的美。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首先通过一段人生成长的视频让学生沉浸到情境中去细细感悟生命的美,接着再让学生通过绘制生命之树来回顾自己人生阶段中的美好经历,这样能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感受生命之美。 过渡语:生命很美,也有其存在的价值。生命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呢,我想这也是萦绕在许多同学脑海中的问题。接下来要分享的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有着同样的困惑。
深入:聆听生命故事(25分钟) 案例分享:小雪是一名初一年级学生,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会弹钢琴。在她心中,生命就如小幼苗一般能够顽强地生长,她也经常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思来想去,但是小小年纪的她也有一些迷茫:“一棵小幼苗能有什么价值呢?能长成什么呢?我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吗?” 师:小雪的迷茫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困惑。但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身边同样也有无数为生命而奋斗的故事。新冠疫情在带走无数人生命的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 2.视频:播放疫情期间关于生命的故事。 3.学生分享:请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从个人体验发展角度,到家庭温暖关爱角度,到服务社会的责任。 师:生命的存在在这个世间看似渺小,但有时也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在不断寻找生命意义,彰显生命之美的故事。 4.教师总结: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在作品中写道:寄蜉蝣于天地之间,渺沧海之一粟。他把生命的荡气回肠书写进了每一个阶段。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能够为生命之美去做些什么有价值的事,这也是值得我们一生探索的课题。 【设计意图】在设计本环节时,由一个案例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进而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与表达自身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最后以视频让学生再次深化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 过渡语:生命的价值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探寻,生命的长度无法再延长,但生命的宽度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无限延长的。
四、升华:思索生命之宽(5分钟) 1.延长生命的宽度,观看视频《活了100万次的猫》,思考:如何让有限的生命散发出无限的光辉。 2.老师总结升华:生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过程的自由与幸福才是生命美好之处。在人生的漫长经历中,我们会遇到成功和收获,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得与失,完美与不完美,而这些都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因此,同学们,保持一颗热爱生命的心,去让我们的人生更充实,让我们的人生更美好吧! 【设计意图】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是每个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延长生命的宽度。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们去思索如何拓宽生命的宽度也为本节课画下了点睛之笔。
结束:作业(1分钟) 推荐阅读:《活出生命的意义》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 师:最后,推荐同学们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是维克多弗兰克尔所写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希望同学们都能在生命之美的旅途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探寻到生命的真谛。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