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书法教案(书法天地)教学版块(课题) 书法天地(二) 课时 40分钟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悟书法作品的艺术美,并从书法艺术作品中体会文字、有中国特色等传统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语言应用:学生了解金石学。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思维能力:通过赏析,启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实步学会欣赏书法的方法。审美创造:不同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内容 了解书法家及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了解金石学。教学重难点 感悟书法作品的艺术美,并从书法艺术作品中体会文学、历史等传统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学具准备 笔、墨、纸、砚、书法作品教学过程 利用点名册点名,将未到的学生及时做记录。一、引入课题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 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本课我们到书法天地去欣赏艺术瑰宝吧!二、课程新授1、金石学金石,本意指青铜钟鼎彝器和石刻碑碣,广义上讲,也包括甲骨、玉器、竹木器、瓦当等。北宋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收藏研究这些东西的学科,叫金石学。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商代以后的文化遗存,而且主要研究的是青铜器和石刻资料。青铜钟鼎彝器和石刻碑碣上的文字,许多都是书法史上的精品,是后代书家必学的范本。其中仅石刻文字一项就包括刻石、碑、造像、画像、经典诸刻、纪事诸刻、建筑附刻等内容,涉及典章文献、文字演变、文字规范、书法雕刻、图案艺术、雕凿工艺等诸领域。可以说金石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把许多学科从中心到边缘联系在了一起。尤其是一些诏版、权量、竹木简等相对比较率意的文字,对近现代书法的影响很大。佳作欣赏一徐无闻篆书七言联这副篆书七言联书写的是郑板桥题书斋的一副联语,郑板桥的原句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徐无闻改“树”为“竹”;改“领”为“立”,就成了“删繁就简三秋竹,立异标新二月花”。用铁线篆书写,细匀而有力。结体以李斯《峰山刻石》为底,又明显地融入了李阳冰《三坟记》的意趣,非常工整流畅,是徐无闻小篆的佳作之一。作者简介:徐无闻(1931-1993),四川成都人。名永年,字嘉龄,三十岁耳聋后更字“无闻”。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书法家、篆刻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评委,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是学者型书家的典型代表。他的书法尤以小篆著名。他师法李斯、李阳冰,又广泛临习甲骨文、金文,以及邓石如、钱坫、吴昌硕、王福庵等人的作品。他的小篆,以铁线篆为主,线条极富张力,结体秀美,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佳作欣赏二刘孟伉行书条幅这幅行书条幅书法雄劲有力,舒朗大气。章法紧凑而不沉闷,穿插避让而又错落有致,是刘孟伉行书佳作之一。作者简介:刘孟伉(1894- -1969),名 贞健,字孟伉,号寐穸,别号艺叟,四川云阳(今重庆云阳)人。原四川文史馆馆长,四川近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在书法创作方面刘孟伉各体皆通,特别是晚年书作,将深厚的学养与独特的人生经历融入其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知识拓展:金石学代表人物欧阳修,对金石的研究是从宋代开始。欧阳修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AC%A7%E9%98%B3%E4%BF%AE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7%91%E7%9F%B3%E5%AD%A6 / _blank )(1007—1072)收集了上千种石刻铭文,编成《集古录》 ( https: / / baike. / item / %E3%80%8A%E9%9B%86%E5%8F%A4%E5%BD%95%E3%80%8B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7%91%E7%9F%B3%E5%AD%A6 / _blank )一书,收录了他写的二百九十六篇题跋,被尊为金石学的开创者之一。赵明诚,继欧阳修之后的另一大金石学家、收藏家是赵明诚(1081—1129)。赵明诚生于号称丞相的仕宦之家(其父赵挺之 ( https: / / baike. / item / %E8%B5%B5%E6%8C%BA%E4%B9%8B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7%91%E7%9F%B3%E5%AD%A6 / _blank ),官至尚书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B0%9A%E4%B9%A6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7%91%E7%9F%B3%E5%AD%A6 / _blank )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4%B9%A6%E4%BE%8D%E9%83%8E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7%91%E7%9F%B3%E5%AD%A6 / _blank )),自幼博览经史,十七八岁时,即雅好收藏,所储古籍、字画及前代金石刻拓甚富,年长后,娶了著名女词家李清照(1084—1155)为妻,二人志趣相投,均酷爱收藏,竟至嗜之成癖。夫妇二人穷年累月,苦心搜访,摹拓传写,全力以赴,积二十年之功,收集到三代以来古器物铭及汉唐石刻凡二千卷,为之考订年月,辨伪纠谬,撰写了跋尾五百零二篇,辑为《金石录》。至赵明诚去世时,该书已初具规模。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历尽艰辛将该稿整理成书,并写了一篇后序,名为《金石录后序》。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 https: / / baike. / item / %E3%80%8A%E9%87%91%E7%9F%B3%E5%BD%95%E5%90%8E%E5%BA%8F%E3%80%8B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7%91%E7%9F%B3%E5%AD%A6 / _blank )是一篇文辞并茂、情景交融的记述文典范,直到上世纪中前期,李清照已去世八百年之久,仍被多次选作中学或大学的国文教材,可见历来评价之高。特别是对于金石、鉴藏而言,文中讲到的许多情况,足以使今日的读者仍然为之喜、为之乐、为之赞叹、为之不平。厉良玉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E%89%E8%89%AF%E7%8E%89 / 3782713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7%91%E7%9F%B3%E5%AD%A6 / _blank ),近代金石学的代表人物是厉良玉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E%89%E8%89%AF%E7%8E%89 / 3782713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7%91%E7%9F%B3%E5%AD%A6 / _blank )(1865—1940)。他是近代中国金石文化的集大成者,西泠印社 ( https: / / baike. / item / %E8%A5%BF%E6%B3%A0%E5%8D%B0%E7%A4%BE / 972242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7%91%E7%9F%B3%E5%AD%A6 / _blank )创立发起人之一,被誉为“融合皖浙两派的大师”,与吴昌硕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90%B4%E6%98%8C%E7%A1%95 / 572030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7%91%E7%9F%B3%E5%AD%A6 / _blank )、赵之谦 ( https: / / baike. / item / %E8%B5%B5%E4%B9%8B%E8%B0%A6 / 2462188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7%91%E7%9F%B3%E5%AD%A6 / _blank )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三、归整文房四宝作 业 欣赏《兰亭序》作品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