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川教版八上第8课 包围结构(一)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川教版八上第8课 包围结构(一)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书法教案(第8课)
教学版块(课题) 包围结构(一) 课时 40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既学本领,又学做人。语言应用:学生了解行楷包围结构的特点,掌握包围结构的汉字写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临摹范字,逐步学会规范地写好范字,进而举一反三,写好包围结构的汉字。审美创造:不同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内容 讲解包围结构汉字的间架结构特点。让学生练习例字。
教学重难点 例字的写法
学具准备 笔、墨、纸、砚、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利用点名册点名,将未到的学生及时作记录。一、引入课题文徵明书法文徵明(1470-1559),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初名壁(亦作璧),字徵明,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被人称为“四绝”全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文徵明于篆、隶、楷、行、草都有极高造诣,尤擅行书和小楷。其小楷笔画婉转,节奏和缓,与他的绘画风格相呼应,有“明朝第一”之称。其特点是:格调高雅,法度严谨,工整精致;往往通过以欹反正的空间效果,揖让、向背甚至夸张的手法把每一字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并呈现出飘逸灵动又不失工整细致的风格。总的来看,文徵明的小楷温润秀劲,法度严谨而意态生动,深具晋、唐书法之风致。二、课程新授1、结构讲解(毛笔楷书)左上包右下赵孟頫《三门记》出示例字,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例字的特点。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左上包右下结构的字,右下被包部分应紧靠左上部分,使重心右移。右上包左下赵孟頫《三门记》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右上包左下结构的字,左下被包部分应紧靠右上部分,使重心左移。 左下包右上赵孟頫《三门记》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左下包右上结构的字,被包部分应紧靠左下部分,底部笔画伸展,以托住上部。 (学生练习例字,老师下位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2、结构讲解(硬笔行楷)楷书结体端庄严谨,在书写时一定要注意行笔不可过快,不可轻飘,要做到笔笔运行有始有终,稳健挺拔,用力要轻重分明,提按有序,才能不失楷书的风范。行楷结体潇洒飘逸,但用笔上却不可一味盲目求快,关键是要做到轻重徐急,节奏分明,轻重不同,主次有别。行楷与楷书的一大区别在于其连笔,然而绝不可凡是连笔处便一连到底。要讲究些笔断意连,虚实相间,以免潦草杂乱,弄巧成拙。左上包右下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左上包右下结构的字,右下被包部分应紧靠左上部分。右上包左下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右上包左下结构的字,左下被包部分应紧靠右上部分。左下包右上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左下包右上结构的字,右上被包部分应紧靠左下部分。 (学生练习例字,老师下位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知识拓展:文徵明七十四岁时作小楷《琴赋》,字大1.5厘米左右,结构精准,笔力不衰。虽然他在题款中道到:“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但此帖仍不失为文徵明成熟时期小楷精品,法度严谨纯熟,结体稳健,善于留白。可作硬笔楷书练习字帖。三、归整文房四宝
作 业 练习“例字”内容,要求漂亮、工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