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意义:“追寻幸福人生”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意义:“追寻幸福人生”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追寻幸福人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探索如何获得幸福,培养学生“有期待有梦想”的心理状态,指导平时的学习生活,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对学习和生活都已有了较为丰富的体验,有提取问题要点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的挑战,此时建立期待心和树立梦想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有些同学可能从小就有很清晰的梦想并且一直在努力,有些同学的梦想可能还没有那么具体,但是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大致在那里,也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梦想,没有特别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希望通过该课程引导学生去将自己的梦想清晰化和具体化。
教学用具:
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麦克风、白纸若干。
教学重难点:
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并探索如何去获得幸福。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论证幸福的路径。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梦想清晰化具体化。
教学过程:
为“幸福”下定义
1.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展开小组讨论:你觉得幸福是什么?可以给它下个定义吗?
2.邀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观点。
3.展示辞典对“幸福”这个词的释义:“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长久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
二、归纳人的需求类别
1.从幸福的定义生发思考,使“幸福”的概念具体化,展开小组讨论:你觉得人有哪些需求呢?
2.邀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结果。
3.介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第一层是生存需求:比如食物、水分、空气、睡眠的需要等等;
第二层是安全需求:人们需要稳定和安全,需要受到保护和有秩序的环境;
第三层是社会需求:一个人要与其他人建立情感的联系或关系,获得爱与归属感;
第四层是尊重需求:包括在社会立足获得的尊严、成就、掌握和独立等等;
第五层乃至最高层是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求:是指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以及超越个人自我的价值观。
4.从上述需求当中提取归纳出一个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答案:幸福就是“有人爱,有事做,有期待”。
三、验证幸福路径
1.进行小组讨论:你的生活中有爱你的人吗?可以举例说说吗?
1.1邀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结果。
1.2验证总结“有人爱”的幸福路径:在生活中,很多人爱着我们,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爱我们,同时,爱是相互的,在收获爱的同时也请你付出你的爱,因为付出爱也是一种幸福。我们在收获爱和付出爱的过程中都能够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受!
2.进行小组讨论: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觉得幸福?可以举例说说吗?
2.1邀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结果。
2.2验证总结“有事做”的幸福路径:在同学们现在的阶段,有事做概括来说就是努力地学习,尽情地生活,培养我们的兴趣爱好,丰富我们的生活体验!要开心地做那些轻松的事,也同样要坚持努力完成那些困难的事,这样我们会有满满的充实感和成就感,得到满满的幸福体验!
3.进行小组讨论:对未来你有哪些期待?可以具体说说吗?
3.1邀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结果。
3.2验证总结“有期待”的幸福路径:有期待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让你愿意去追寻去拼搏,达成期待以后你会有无可比拟的幸福感受。
4.总结概括上述三个方面:有人爱填满我们的心;有事做动起我们的手和脑;而有期待则富足我们的灵魂。他们分别满足的是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尊重和求知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这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幸福体系。
四、专项探讨“有期待”
1.询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种期待,盼望周五放学晚上和同学去看电影是一种期待,盼望中考顺利考入理想的高中也是一种期待,哪一件达成以后会让你有更强烈的幸福感呢?
2.邀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3.引导总结:“有期待”是一件特别主观的事情,取决于你的真实内心。它可大可小,可抽象可清晰。幸福有很多的维度,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成就感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想要获得这样的幸福感受就需要你形成更大的期待,也就是:你要有你的梦想,并且为之不懈奋斗。
4.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是否正在为你的梦想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呢?
五、书写梦想计划
1.给每位同学发一张白纸,写下自己的梦想计划:你的梦想是什么?要怎样才能达成这个梦想?你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去实施?
2.邀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他们的梦想计划,树立榜样。
六、课程总结
梦想很美好,但它也是背在你身上的重量,是沉甸甸的,是伴随着痛苦和挣扎的,但也正是它支撑你走过很多艰难的时刻,在狂风到来的时候,有这份重量才能让你稳稳地抓住地面,继续坚定地前行。而在追梦的过程中,你会完成很多本以为做不到的事情,你也会收获越来越多的爱,让你愿意也懂得去付出,最后当你实现你的梦想,你将会有无穷的幸福感。
希望每一位同学,爱你身边的人,做好每一件事,怀揣着你的梦想,勇敢笃定地去追寻属于你的幸福人生!
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逻辑较紧密,学生的参与空间较大,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来参与课堂。当然,在有些环节我设计的控制感稍强了一些,应该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学生们进行自主的思考。另外,本课程内容较丰富,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最后应尽可能地留出多一些时间让更多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梦想计划,还可以让同学们相互交流为对方的梦想提建议并给予鼓励,以期加强学生们对主题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