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世界的语言”和“世界的宗教”两部分内容。语言部分以图文并茂方式讲述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分布。“世界的宗教”在内容安排上力求简单,通过读图和查看宗教建筑的典型照片和文字,了解主要宗教的分布特征。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当地的语言和宗教有较深刻的生活经验,但对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种类,分布认识模糊,较难正确对待宗教。三、课标要求:①运用地图说出汉、英法、俄、西、阿语的主要分布地区。②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四、设计思想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与差异,并尊重世界各国的语言和宗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能说出联合国的六种语言和运用地图说出它们的主要分布地区。②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与发源地,教徒数、经典及识别宗教的建筑。③通过运用语言和宗教分布图,提高读图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培养自主学习习惯。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讨论与倾听的习惯与能力。③通过抢答,调动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语言的学习,了解语言在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怀。②通过对宗教的学习,努力做到宗教信仰自由,理解宗教信仰差异,反对邪教。六、教学重点:世界语言的分布七、教学难点:世界宗教的分布与正确对待不同宗教。八、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表演法、自学法、读图法、九、教学准备:教师:《世界政区图》,评价机制学生:已初步训练的学习小组,收集三大宗教的服饰与不同手势资料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预设<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共同做一个游戏:“这草鱼多少钱一斤?”这句话在不同地方的有哪些不同的发音,接着即兴表演:不用说话,能否表达出这句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游戏:“这草鱼多少钱一斤”这句话在不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发音(包括地方话)。即兴表演:(两生)一生卖鱼,一生买鱼,不用说话能否表达出这句话(哑剧) “这草鱼多少钱一斤?”——也可改为“你叫什么名字”目的:认识语言在交往中的重要性和语言的多样性(表演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习新课〉阅读 P47—P48课文内容思考问题。记忆辅导:6大语言记忆方法:谐音法:汉英和(俄)阿西讲法语 1、自主阅读课文2、思考问题(1)全世界共有多少种语言?(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哪些?(3)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什么?(4)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什么?(5)你正在学习哪一门外语。为什么要学习它?3、个人抢答 1、“政和话”是一种语言吗—属汉语族闽方言建政语组2、为什么英语使用人数不如汉语多,但却是分布最广的语言——从分布范围上比较(用自学法和抢答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提出新问题:世界主要语言分布怎样 。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读图指导:图名—图例—查图(用地图册P31—32) 现在全求旅游热:假如你只会说汉语或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英语,去哪些国家或地区旅游没有语言障碍?1、分组合作查图讨论2、分别说出只会其中一种语言的旅游国家和地区(小组抢答) 1、学生上台指挂图说出国家和地区。2、如果某一小组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可由个人抢答补充校正。(读图法和合作探究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合作能力,并把单调的语言分布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轻松易记。)教师简介语言分类:由共同历史来源组成语系,如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闪含语系、阿尔泰语系。在同一语系下又分为若干语族,族下分语支,支下分语组、汉语有多种方言:北方、吴、湘、赣、粤、闽、客家七大方言,我们的地方语属于闽方言。 学生听讲,了解一些语言的课外知识 不要求学生记忆,只要求了解,不细探究。有兴趣同学课后可去收集有关资料(讲述法)。目的是扩展学生知识面轻松一刻:请学生唱西游记主题曲 生推荐胆大爱唱的学生来表演 调节课堂紧张气氛与转入宗教的学习。过渡:去旅游除了语言沟通困难外,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居民都信仰宗教,旅游时必须尊重这些国家的宗教信仰,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世界的宗教”1、教师出示小黑板并布置思考题目。2、教师巡回指导各组自学讨论,注意帮助学困生。3、引导学生从建筑物顶部区分三大宗教的建筑物特征4、引导学生表演三大宗教不同手势与描述服饰 1、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题目,(1)当今世界流传广,影响大的三个宗教是什么?(2)完成下表(分布区应读图完成)名称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分布地区起源时间教徒人数建筑特征塔顶(法轮)尖顶(十字架)圆顶(新月)创始释迦牟尼基督穆罕默德节日成道节浴佛节圣诞节开斋节 创始人和节日内容比较难,可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知识面作回答后,教师补充,如果时间不足则要求课后收集资料。1、服饰描述要简洁。2、“归衣”属于何宗教—佛教(读图法、表演法、自学法意在培养学生读世界宗教分布图的能力,进一步锻炼合作学习等)(3)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什么?当地人信仰什么宗教?有什么建筑物?2、抢答(1)(2)(3)题3、学生表演三大宗教的不同手势与描述服饰探讨:1、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会产生宗教和为什么还有许多人信教。2、了解我国宗教政策:每个人都有宗教信仰自由,你可以信教,也可以不信教,但必须互相尊重。3、不信教,坚决反对邪教。 探讨:(1)为什么会产生宗教?(2)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信仰宗教?(1)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理解(2)认识水平限制;思想认识差异宗教将长期存在。 1、共产党员能否信教——不能2、共产党员、团员可以到寺院游玩吗?—可以(探究法:课文内容的拓展)<总结全课>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方面知识,同时,我们还实际操作了如何看地图,可以说地理是一门知识性和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放眼未来,放眼世界,我们一定会学好地理 学生总结全文知识点与阐述学后感受 时间如果充足,可由学生总结全文作业:练习册P35—P36知识巩固与能力培养两部分,知识拓展为选作作业。板书设计:一、世界的语言1、语言在交往中的重要性2、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3、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4、分布最广的语言—英语5、六大语言的地理分布二、世界的宗教1、三大宗教的比较2、宗教政策 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设计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与差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怀,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从本课时设计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学流程上从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导入,体现了建构主义的精神,让学生体会了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然后自主阅读个人抢答和小组抢答。即而老师讲述和轻松过度到宗教部分的学习,有张有弛。再而自主学习、抢答、表演,联系实际反对邪教进行思想教育,实现了教学目标。2、新课程教学就是要穿新鞋走所有路、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中来,才是教学的真谛。3、上新课程并不一定要求有现代化教学设备,最重要的是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本课没有用多媒体,同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