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碳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2、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和资料分析,学会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2、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得出实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单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二、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总结碳的化学性质中的还原性。三、教学方法:观察现象→分析讨论→实验探究→总结提高。四、教具:氧化铜、木炭、铁架台、酒精灯、锡纸、试管、带导管的胶皮塞、澄清石灰水、小烧杯或试管、火柴、药匙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提问】:1、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 2、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哪些?【引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那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呢?今天让我们跟随着木炭一起来认识一下碳的化学性质吧! 回答问题 思考并议论 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板书】: 碳的化学性质【讲解】:先请大家看一段金刚石和木炭的对话: 金刚石(得意洋洋):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木炭弟,几十年了,你还管用不?木炭(毫不示弱):我老当益壮呢!【提问】:钻石为什么能恒久远、永留传,木炭几十年了还老当益壮呢?【思考】:1、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世名画 之一,为什么几百年了,色彩依 旧呢? 2、重要的文件、档案为什么要用碳素墨水?【板书】: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回答: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联系实际,领会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引入】 金刚石和木炭再次相遇,金刚石说:你看,我多漂亮呀,哪像你长的这么黑,你说你有什么用?同学们,假如你是木炭,你会说什么?木炭说:我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讲解】:碳在氧气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它的产物是什么呢?如何检验?【实验】:学生动手实验【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碳有什么性质?【板书】:2、可燃性【提问】:我们来看看钻石兄看到木炭能燃烧,无语了,这时木炭说:钻石兄,和我一起下火海吧? 钻石兄一言不发,走开了。为什么钻石兄灰溜溜的走了呢?【视频】: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了解碳的不同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设问】:利用碳的可燃性我们可以用作燃料,看图片中的人为什么倒了?碳在什么情况下会生成一氧化碳?【讲解】: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有毒,可见碳在不同条件下产物不同。因此我们冬季烧烤,取暖时要注意通风,生命只有一次,请大家珍爱生命。 聆听并思考规范书写:C+O2CO2观看2C+O22CO理解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增强学生思维意识。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联系实际,增强安全意识。强调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引入】: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掌握了冶炼技术。【讲解】:今天我们也模仿古人,来炼铜 看图片,这个装置的注意点有哪些?老师在有些地方做了改进.【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推测产物,思考并总结步骤。【板书】:C+2CuOCO2↑+2Cu 聆听观察并记录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后粉末中有红色物质。 学生思考并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讲解】:我们把含氧的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夺取氧的木炭称为还原剂,提供氧的氧化铜成为氧化剂。【提问】: 该反应说明碳有什么性质?【板书】:3、还原性【讲解】:单质碳的还原性决定了它在冶金工业有着重要用途。(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高温3C+2Fe2O3 → 3CO2↑+4Fe高温3WO3+3C →2W+3CO2 ↑ 倾听、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倾听、思考、分析。学生思考并回答 渗透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细节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加深理解碳的还原性。【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碳的化学性质。【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小结:1、常温下稳定性。2、可燃性(条件不同,产物不同)。3、还原性。 帮助学生学习归纳、总结等方法。作业:练习册六、板书设计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的稳定性2、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C+O2CO22C+O22CO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C+2CuOCO2↑+2Cu黑色 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变红色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一、课堂提问1、引入提问: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哪些?2、碳的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提问:1)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世名画之一,为什么几百年了,色彩依旧呢?2)为什么重要的文件要用碳素墨水?3、碳的可燃性:提问:1)钻石兄为什么灰溜溜的走了?2)北方的冬天用木炭取暖,为什么会晕倒?4、碳的还原性:提问:1)试管口为什么要向下倾斜?2)这装置和书上有什么不同?3)该反应说明碳有什么化学性质?二、课堂练习1、下列反应中,碳不体现还原性的是………〖 〗A. CO2+C2CO B. 2Mg+CO22MgO+CC. C+H2O(气)CO+H2 D. 2C+Fe3O42CO2↑+3Fe2、把一包黑色粉末加热到高温,生成红色粉末和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A. CuO和C B. MnO2 C. Fe3O4和C D. CuO三、课后练习1、完成练习册2、复习今天所学内容四、作业批改情况作业分为2个部分,课上为口头回答部分,在整节课知识点传授结束之后,进行随机的提问,问题主要侧重于知识点的重点部分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也能够检验整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试讲中,学生能够很好的做出反应并提供正确答案,有效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后是作业反馈部分,在掌握了课堂知识之后,需要进行及时的作业应用和强化,练习部分提供了很多好题,而且很好的联系了实际。作为教师,需要精选其中代表性的提问布置给学生然后完成。因为知识是可以分享的,学生可以课后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更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批阅和了解,学生基本没有抄阅的现象,批改中正确率较高。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