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 提高记忆效率1教学目标1、学生能粗略地了解记忆和遗忘的基本知识和规律;2、学生产生提高记忆力的意识并能遵循记忆规律。2学情分析记忆力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人们通过记忆来积累知识、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记忆的参与。记忆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学生进入高中后,课程增多,内容增多,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学生必须进一步加强有意记忆,由机械记忆为主转向意义记忆为主。了解一下记忆力规律,掌握一点记忆方法和技巧很重要,为接下来三年的学习打好基础。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记忆规律,产生自主提高记忆的意识。教学难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改进记忆力。4教学过程4.1提高记忆效率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暖身活动记忆测试 教师给学生依次看一遍以下十二个词汇,全部看完之后才开始在纸上作答,看能记住多少。flyer wait thin dancer smile fat singer diggerplanter washer boss fifty请同学报告测试果,分享记忆方法。然后启发同学讨论,理解什么是记忆力。总结:记忆力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其印象仍保留在头脑里,又能根据需要提取出来的能力。记就是记住(识记、保持)忆就是提取/回忆活动2【讲授】打开记忆之门教师: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样一种现象,当你数两叠钞票,在数到第二叠一半的时候,有人插进来和你说话,干扰了你的数数,这时你可能还记得第一叠钞票有多少张,但却不记得第二叠数到哪里了。为什么我们会对这两个数的记忆有差别呢 现代心理学认为,这是因为你把第一叠的钞票数放进了长时记忆,而把第二叠的钞票数只放在短时记忆中。1、了解记忆分类教师:上面出现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概念,这是怎么分的呢 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为0.25~2秒,长时记忆的存储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才可能转入长时记忆。总结:所以,我们想要牢记所学的知识,就是要想办法将新学到的暂时保存在感觉记忆或短时记忆中的知识转入长时记忆中。 2、了解遗忘教师:关于遗忘,大家一定深有体会。比如,大家在考试中的暂时遗忘经历,明明知道该填的那句古诗词,但就是想不起来。干扰说:输入大脑的信息储存以后,受到内外因的干扰而无法提取。例:考试、演讲中的暂时遗忘经历。消退说:暂时神经联系得不到强化而消退所致,记忆痕迹不常被强化、重复,容易随时间而淡薄。例:你能否想起上周一中午你吃什么饭菜 二年级第一学期同桌姓名 活动3【练习】探索与体验——记忆诀窍1、记忆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预习的重要性分别提出两个问题,总结规律。1、一张五元的人民币,它的反面是什么图案 2、同学向你借了500元钱,你会忘记吗 讨论:为什么我们大多没有记住五元人民币的反面,却不会忘记别人借我们的500元钱 小结:记忆的第一个诀窍,就是记忆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记忆要以理解为基础请同学们再记:秋 峥 骨 古 篇 千 落 磊 遗 万 存 在 风 嵘请同学们再记:磊 落 遗 篇 千 秋 在 峥 嵘 风 骨 万 古 青讨论:在这两个对比实验中,为什么我们大多没有记住前一条,而后一条都记住了 小结:记忆的第二个诀窍,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3、遗忘先多后少,先快后慢——记忆要以及时复习来巩固下面这个曲线图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看了这个曲线,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先多后少,识记过的事物,一天内被遗忘的最多,遗忘率达55%以上,一个月后的遗忘率为72%左右,自此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根据这条规律,我们当天所学的功课要当天及时复习,学好一个单元后进行复习,考试前再复习,这样就容易记住所学的知识了。讨论:在你的学习活动中,你认为是及时复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是以后某个阶段集中复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你平时是怎么安排复习的,学习效果怎么样 小结:及时复习,经常复习,是提高记忆效率的重要方法4、记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让学生依次记忆下列数组:98357 7591432139475 75382649378562941 5702934861通过活动结果引申出记忆的有限性:短时间内的记忆量为7+2组块无限性:人脑主要是由140亿个左右的人脑细胞构成,在人的一生中最多只用了10%左右的人脑细胞,其余的均在“沉睡”中,有待开发。5、记忆的新近和首尾效应——合理安排重要的记忆内容显示下列词组,然后让全班同学们默写,另请4位同学在黑板上写。莲花、电灯、卜克牌、黑板、松树、葡萄、蛤蟆、寺院、山羊、秋千、飞机、树、信封、耳环、水桶、唱歌、篮球、腊肠、鼻子、气球、天空、导弹、苹果、小狗、闪电、街道、柳树 然后启发同学们观察中间7个词,与前后7个词出现的情况,引出记忆规律:开头和结尾部分比中间部分更容易记住。针对这一规律让学生找出记忆对策:①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②把长材料分割成短材料记,最后串起来一起记。教师:遗忘还有许多其他规律,比如长时间记忆相同的内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松散无结构的内容等,同学们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去总结出更多的遗忘规律。活动4【作业】总结与课后作业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记忆有其规律,要增强记忆力的,要遵循规律,运用记忆的方法和策略。下面是根据记忆的规律总结出来的科学记忆程序,共同学们参考。请同学们在课后根据这个程序,并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练习背诵《三字经》全文。第一步:明确目的,有意记忆。第二步:理解熟悉材料。第三步:选择方法(手,口,脑,耳等多感官并用。)第四步:识记第五步:尝试回忆第六步:对照原文第七步:过度学习(强化150%)第八步:及时复习五、下节课预告——具体记忆方法训练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记忆力的规律和一般性的方法,而对于具体的材料其实我们还有具体不同的记忆方法,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自己平时的记忆方法,下节课我们一起进行讨论并体验。 背诵——记忆的根本 理解——记忆的基础 趣味——记忆的媒介 应用——记忆的动力 卡片——记忆的仓库 争论——记忆的益友 重复——记忆的窃门 联想——记忆的捷径 简化——记忆的助手 整理——记忆的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