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信息课题 让思维转个弯儿学科 心理 学段 年级 高一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理论依据: 积极心理学教授 Joelle 和 Brett 认为:积极思维是在认知加工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想法,压抑对负性事件的消极想法。 人类学家赖诺尔·泰格认为:“积极思维是人类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逐渐进化出来的特征。一个人如果悲观地看待未来和不可避免的危险、疾病和死亡,就缺乏动力去做对生存必不可少的事情,最终被自然淘汰;相反,一个人如果乐观地看待未来和不可避免的危险、疾病和死亡,就会有很强的动力生存下去,最后在自然选择中胜出。 .积极思维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方面、自身评价方面和事物未来结果发展趋势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认知。 积极思维是通过重复积极的心理暗示训练大脑思维改变对现实感知的规则。 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是营造积极的环境,激发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情绪ABC理论认为,导致情绪或行为结果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信念。2.课程背景分析学情分析: 中职一年级学生仍处于青春期,情绪发展稳定性有所提升,但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成长经历中的不利因素尤其是学业成绩不佳和生活中不顺心的事件的累积效应,学生缺乏理性的看待而更容易体验到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完善,逻辑思维占据优势,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从认知行为治疗的角度来引导学生通过改变认知的方式来调节心态效果是很显著的。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第4课讲到了心理调适方法ABC,其中涉及到了情绪ABC理论,通过改变认知来调节情绪。本节课的聚焦于积极思维,从改变认知的角度,改善情绪,学会积极思维的方法,强化学生把注意力放到积极面,从而培养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态度。3.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和体验积极的情绪,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或负性事件,培养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2.认知目标:理解积极思维的涵义,认识到积极思维对自身的影响。 3.行为目标:练习积极思维的方法,变消极为积极,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并转化成积极的行动。 教学重点: 积极思维的练习,掌握积极思维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将积极思维运用到实际,培养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态度。4.活动过程活动设计时间设计意图热身阶段热身活动:看图说话 师:同学好,又到我们心理课的时间了,你准备好了吗?好,请给自己一点掌声!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两个图片,图片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答 师:我们做一件事情或者计划达成一个目标,计划中、想象中或者我们的愿望都是希望这条路是畅通无阻,笔直平坦而且能看到光明的,但实际上我们经历的更多的是曲折的,甚至会遇到障碍,因此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当事情事与愿违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让我们的思维转个弯儿。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思维转个弯儿! 3分钟1.营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从对图片的解读联系到本堂课的主题。导入阶段导入阶段:想法决定心情 情境体验 朋友约会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顺利的事,比如你和朋友约好了周六下午2点在中心书城的肯德基见面,你1点30就到了见面的地点,但是2点时朋友还没到,你发信息问TA,TA也没回,一直到2点30也不见朋友人影。 师提问:(1)此时的感受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学生: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板书。 板书设计: 教师总结: 1.决定我们情绪反应或结果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情绪ABC理论。 2.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思维陷入负面而心情糟糕时,可以尝试正面思考、积极思维来改善心情。 8分钟通过情境体验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到,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同时,能够明白决定一个人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因此当遇到不顺心的事请或者生气的事情的时候,不要一味抱怨,要尝试转换思维的方式,正面的进行思考,积极思维。 展开阶段 展开阶段:什么是积极思维 师:同学们,根据你的经验和理解,你认为什么是积极思维,积极思维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现在小组讨论3分钟,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答。 教师总结: 积极思维:1.积极的想法或认知。 2.变消极为积极,变负面为正面。 对我们的影响:积极的情绪、人际关系、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弹性、积极的人生。 5分钟 学生通过讨论自己总结出积极思维的概念和意义。 深入阶段深入阶段:积极思维练习 师:积极思维不会从天而降,而需要我们经常的练习,就像爱好打篮球的同学练习投篮一样,不断的练习会提高准确率。接下来我们就分组练习。规则如下: (1)小组选取其中一个事件进行讨论; (2)想出跟本件事相关的5个积极的方面; (3)讨论时长3分钟。 分小组进行分享。(7分钟) 12分钟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积极思维的练习,促使学生掌握和强化变消级为积极的方法,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体验小组协作的积极情绪。 升华阶段升华阶段:小组练习,积极思维运用到实际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说出自己烦恼/生气的事,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同学的烦恼,帮他想到相关的5个积极面。(3分钟) 小组分享流程: (1)说出困恼的事,握拳 (2)每说一个与此相关的积极面就伸出一根手指,直到说出5个,然后和旁边的人击掌或者拍拍自己的肩膀。 小组分享(5分钟) 8分钟小组成员相互说出自己的烦恼,小组协作,相互支持。 将课堂上学到的积极思维的方法应用到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结束阶段 结束阶段:积极思维 积极心态 师:恭喜你们,至此你们已经掌握了变消极为积极的方法。对于这个这个方法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比如有的同学会问,所有事情都有积极面吗?当自己不由自主的想到消极面怎么办呢? 师:举例双手有手心手背,有正有反,有得有失,举例习总对疫情“危机”的解读,举例同事被抢包的例子。 师:接着回答第二个问题,不由自主会想到消极面怎么办?这是是很正常,请不要给自己压力,你可以把这件事的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都罗列出来,接下来你就可以做选择,你的关注点在哪里,你的能量就流向哪里。 师:对于积极思维我们掌握方法还不够,我们还要让积极思维成为我们的习惯,培养我们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提一个小的建议就是关注身边的好事。比如食堂阿姨没手抖,同学帮你放手机,这样的微小而确定的幸福,积累小确幸,让自己感到满满的幸福。 积极心理学有句名言: 我们寻找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成为现实。 希望我们同学们都保持一颗积极心态,发现生活中好的一面,积累幸福,源源不断的给自带来能量。 课后拓展 从今天起,每天记录3个小确幸。 作业布置 本堂课的感受和收获,今天的3个小确幸。 4分钟1.通过关注生活中的好事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积极的心态。同时,让学生感到培养积极心态,保持好的心情,没有那么难。 2.以积极心理学的两句名言结尾,进一步激励学生关注生活中好的方面,让积极成为自己的生活态度,源源不断的带给自己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