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家庭电子相册的设计制作教学设计 高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家庭电子相册的设计制作教学设计 高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简介

高中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劳动
《家庭相册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家庭录影记趣事》第二课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热爱摄影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不仅仅满足于手机拍摄,购置了单反等较为专业的装备,为生活留下更美丽的回忆。而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将人们
“关”在了家中,让不少人意外获得了更多与家人相处的时光。许多人开始真正经历家庭生活所面临的各项挑战,深入思考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关系。伴随着这种心态的转变,许多人开始将镜头对准家人,记录下家人相处的点滴时光,并将影像做成相册、视频,留存独特的家庭印记。高中“家庭录影记趣事”的课程设置很好地反映了这一趋势,不仅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录影技巧来表达自己,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思考、记录当下的家庭生活,激发学生对家庭生活的感知和热爱,提高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美学素养,有着较高的感悟力,热爱生活,善于思考,乐于创造。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摄影三要素和基本构图技巧,具备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随着数码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不少学生也开始拿起手机或相机记录日常家庭生活,留下珍贵回忆。但如何利用拍摄的照片设计一本电子相册,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还不够。很多学生对家庭电子相册的认知还简单地停留在导入照片、配上音乐的层面,而不知规划设计、编选图片是完成一本电子相册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同时,视频制作类的软件操作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也是有一定门槛的,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操作。
三、教学目标
1.认知性目标:了解相册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提前规划,收集素材,编选照片,软件制作。
2.参与性目标:通过家庭录影、相册设计和制作等一系列劳动,激发学生对家庭生活的感知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家庭参与感和责任感,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为生活服务。
3.体验性目标:让学生亲历家庭相册设计和制作的过程,感受其中蕴含的技巧和辛苦,养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同时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水平。
4.技能性目标:掌握制作相册时收集素材、编选照片的技巧,掌握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电子相册的方法,能够把图片、文字、音频等素材组织在一起,共同表述一个完整的主题内容。
5.创造性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与创新,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性和组织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规划收集素材的方法,掌握编选照片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电子相册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把图片、文字、音频等素材组织在一起,共同表述一个完整的主题内容。
五、工具及资源准备
手机或数码相机、视频剪辑类软件 app。六、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知识回顾
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摄影的三要素、构图、景别等基础知识,现在通过一些图片来简单地回顾下:
①下列图片分别运用了什么构图法?
明确:依次是九宫格构图、框架构图、三角形构图、对称构图。
②下列图片分别运用了什么景别?
明确:依次是远景、近景、中景、全景、特写。
知识的掌握贵在运用,每个家庭在一年中都会有很多独特的家庭活动,同学们可以利用掌握的拍摄知识,为家庭的某次活动设计制作一个电子相册,留下美好的回忆。那电子相册是什么样子的呢?接下来我们观看家庭电子相册《海陵岛之行》。
2.观看家庭电子相册
播放家庭电子相册《海陵岛之行》。
这样的家庭相册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接下来我们就以它为例,来说明家庭相册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二)设计家庭相册
1.制定攻略
在踏上旅途之前,我们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明确出行方式,了解住宿酒店以及游览场景的特点,为下一步做规划奠定基础:
①出行方式为自驾。
②通过互联网订房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入住酒店的具体信息:十里银滩(当地知名海滩)的一个家庭海景套房(约 80m2),包括一个客厅(10m2),两间卧室(主卧 35m2,次卧 25m2),卧室阳台门均正南朝向大海,具体见下图:
(










主卧
阳台
)
③游览地点有十里银滩、飞鹅岭风车ft、沿海步道,通过互联网搜索能得到以下信息:
景点 图片 介绍
十里银滩 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南 面,沙滩平坦开阔,沙质洁白均匀,水质清澈透明。阳光白沙、碧浪青ft交织出一幅亚热带风情画卷。
风车ft 群ft起伏,草木葱茏,有盘ft公路通往ft顶, ft上有很多风车,放眼远眺,可俯瞰市井和大海,视野开阔。
沿海步道 走出所住酒店,前有一条依ft 傍海的人行步道,地势较高,临海一侧视线略无遮挡,极为开阔。
2.做好规划
如果想制作一本内容丰富、视觉效果良好的相册,必须要建立在拍摄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否则相册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但积累大量素材,并不意味着海量随手拍,而是需要在旅行攻略的基础上提前进行一定的规划:围绕什么主题拍摄?选择什么拍摄风格?哪些人员参与拍摄?拍摄什么内容?在哪里拍摄?用什么相机拍摄?对人员穿着有无要求?只有提前规划好这些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素材的丰富多样,主题表达的鲜明集中,这样在后期制作相册时,才不会捉襟见肘。
所以在踏上旅途之前,我做了《海陵岛》拍摄方案,从主题、风格、人员、内容、场景、工具和服装等方面入手进行规划,以便更好、更合理地搜集素材。
《海陵岛之行》拍摄方案
主题
风格
人员
内容
场景 具体地点 拍什么?怎么拍?
工具
服装
教师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分享:
《海陵岛之行》拍摄方案
主题 “沐风踏浪,陪伴成长”
风格 日常、温馨
人员 小朋友、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共 5 人
内容 家庭成员(尤其是大人和小朋友)之间的亲密互动,以及家庭成员对于海岛特殊 风物的观察感受。
场景 十里银滩 蓝天白云、细软沙滩,背景纯净,适合拍摄家庭成员踏浪、玩水、挖沙、捡贝壳等活动,景别不限,均可发挥。考虑到白天很晒,光线很强,尽量在早晚拍摄,有早晨和傍晚光线的加持,照片的质感会提升很多。
风车ft 可在山间散步,感受四周草木葱茏、风 车环绕,还可以利用开阔的视野放眼远眺市井和大海,该场景以蓝绿色背景 (绿植和大海)为主,适合拍摄:家庭成员散步观海的照片,以远景、全景为主;俯瞰大海、城市的环境照,以远景为主;一些山间风物小景,以近景、特
写为主。
沿海步道 风景宜人,视野开阔,适合拍摄开阔海 景、俯瞰海岸及栈道边三角梅等风物。
酒店房间 40 平米左右,适宜拍摄小朋友和长辈们温馨互动的场景,以中近景和特写为主。
车内 空间狭窄,可坐在副驾驶上,转头拍后 排家人的互动;可以立于车外,透过车门、车窗拍车内;
工具 手机、数码相机均可
服装 由于拍摄以自然环境为主,可尽量挑选舒适、简约的衣服,人的状态会更加自然、 放松;白色系、大地色系(棕色、米色、卡其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和自然环境的呼应、融合会很好。应尽量避免设计繁复、花纹图案过多、颜色跳脱的着装。注意:可以和家庭成员共同准备服装,但应尊重其决定。
总结做好规划的方法:
(1)收集素材的规划应该建立在对拍摄场景的了解和熟悉上。
(2)明确主题,细化内容,不宜空泛。
(3)预先想到用适宜的、有变化的景别来丰富画面。
3.收集素材
在旅行中,我们可以按照拍摄方案进行拍摄,有目的地收集好素材,然后按场景分类保存。
4.编选照片
师生通过活动来探究如何编选收集到的素材:
我们通过海陵岛之行收获了很多照片,现在请你从 40 张照片中挑选 9 张,以“沐风踏浪,陪伴成长”为主题,编辑制作一组朋友圈九宫格相册,并简要地说明理由。
【示例 1】
学生编选理由:
(1)个人很喜欢小朋友和大海,感觉合起来既可爱又浪漫。
(2)我想呈现一种故事感,开始是在一起去海边的路上,令人感到愉悦和快乐(图 1-3)。然后到了海边,看到蓝与绿,海与树(图 4-6),就想在这里停下来,吹风看花看海,遍历春夏秋冬(图 7-9)。
教师点评:
(1)选片以表现小朋友的特点为主,但就“陪伴成长”的主题来看,对家庭关系的表现略少,有些照片(如图 5)略显突兀,互动感和氛围感可以再加强。
(2)通过图片编辑呈现故事感的想法值得肯定,但因缺少相应的线索贯穿其中,照片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所以故事感并不明显。
【示例 2】
学生编选理由:
(1)因为是家庭旅行,所以比较多地选了家人之间(尤其是小朋友和大人)互动的照片。
(2)看到有一些小朋友的照片特别地生动、可爱,觉得很符合那个年龄段的特点,于是选入其中。
教师点评:
(1)较多地选择了展现小朋友成长和家人互动的照片,比较好地呼应了相册主题。
(2)但其中酒店场景的选片过于重复(图 3、图 6、图 7、图 8、图 9),虽然兼顾了全景、近景和特写,但展现床上活动的照片在整组照片中占比近一半,内容略显单调。
【示例 3】
学生编选理由:
(1)首先一眼看中小可爱的微笑,所以放在 C 位(图 5)。
(2)其次旅行必须有和家人的合照,所以各挑了一张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互动的照片(图 2、图 4、图 6、图 8)。
(3)然后出去玩就一定要拍风景图,选了两张远景放在开头和最后。
(4)最后还要表现宝宝在旅行中的成长,就挑了她自己穿袜子和睡觉的图片。教师点评:
(1)选片思路非常清晰,对小朋友的特点、家人的守候陪伴和海岛风物等内容都有很好的呈现。
(2)所选 2 张景物镜头都是远景,一在开头,一在结尾,中间 7 张照片都是人物,视觉上比较满,如果景物镜头和人物镜头能找到合适的位置,适当交织、穿插,组照的节奏感、呼吸感会更强。
【示例 4】
学生编选理由:
(1)因为影子牵手照特别能表现家庭的亲密关系,很抓人眼球,所以我把它放在了中间。
(2)选了一些能较好地展现冬季海岛特征的图片如图 4、图 8。
(3)编辑思路是故事从车内空间开始,依次展现一家人在海滩、ft间的活动,最后再回到室内。
教师点评:
(1)紧紧围绕“沐风踏浪,陪伴成长”的主题;
(2)景别多样(图 3、图 7 远景,图 5 全景,图 1、图 9 中景,图 6 特写);场景富于变化(有房间内、汽车内,也有海边,ft间);
(3)适当运用景物镜头(图 2、图 4、图 6)穿插在组图中,使得组照更有节奏感、呼吸
感。
(4)以场景的变化为线索,有比较通顺、合乎逻辑的故事线。
总结编选照片的方法:
(1)围绕相册主题,注重整体效果。
(2)线索贯穿前后,营造故事感。
(3)兼顾景别、视角、场景的穿插变化,兼顾景物镜头和人物镜头的交织,增加组照的呼吸感和节奏感。
(4)编选照片没有标准模板,可大胆发挥。
(三)制作家庭相册
1.准备工作
(1)下载视频剪辑软件 app 至手机。
首先打开手机里的软件商店/应用市场,在搜索栏中输入要安装的视频剪辑 app 名称,在下方出现的相关应用中找到自己要下载的 app,点击进入安装界面,最后点击【安装】,等待安装完成即可。
(2)提前利用 ppt 制作文字页面。
如果需要在相册页面中插入大段的文字进行描述说明,建议提前在 PPT 中输入完成,再复制保存成图片,以供制作相册时直接插入使用。
2.制作过程
(1)教师播放电子相册制作视频。
(2)总结制作要点:
①导入照片至视频剪辑 app;
②掌握 app 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时间轴、转场、背景、比例、添加文字、画中画、编辑剪裁、插入音乐、设置封面等。
③导出保存相册。
(四)课外实践
1.请同学们在家庭范围内选择一个主题,做一个电子相册,要求:照片不少于 15 张,配上音乐和封面。
2.请同学们在家庭范围内选择一个主题,做一个实体相册,要求:照片不少于 15 张,风格不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