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3众多的人口同步习题一、选择题(共15题)1、 一般来说,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A .东南部人口稀少 B .西北部人口稠密C .地区分布比较均匀 D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2、 我国人口稠密区位于A .东北沿海平原地区 B .西部高原地区C .黑河 - 腾冲一线以东以南 D .漠河 - 腾冲一线以西以北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之一是A .人口基数小 B .实行计划生育C .人口素质下降 D .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4、 2021 年 8 月 2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至此 “ 三孩政策 ” 从法律层面得到确认,国家允许生育三孩的目的是A .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B .促进房地产业发展C .保持我国人口世界第一的优势D .有利于人口的均衡分布5、 根据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人口数)为A . 14 亿 B . 12 亿 C . 13.40 亿 D . 13.95 亿6、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 .北多南少 B .东北多,西南少C .东南多,西北少 D .南多北少7、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A .华北平原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C .四川盆地 D .青藏高原8、 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为蒙古族B . 民族分布具有 “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C . 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 —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D .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9、 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线是A . 秦岭-淮河 B . 哈尔滨-腾冲 C . 天山-阴山 D . 黑河-腾冲10、 北京市的小李同学去台湾旅游后总结了两省市的相同点,正确的是A . 北京市与台湾的河流流向大多都是自西北流向东南B . 北京市与台湾都位于季风区,冬季气候特点都是寒冷干燥C . 北京市与台湾的人口都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D . 北京市与台湾岛的交通干线都是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状布局11、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每年仍增加1200万人左右,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死亡率低 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扩大城市人口12、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是A.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慢越好 B. 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越好C.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完全一致,与环境资源相协调13、 我们了解地理要素的关键是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B.我国山区地质灾害频发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D.我国水土资源南丰北缺14、 表示我国人口分布疏密的地理分界线是A.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C.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D.黑河一腾冲一线15、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二、填空题(共10题)16、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 ____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7、 读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下表),回答相关问题。年份 / 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人口 / 亿人 5.8 7 10.1 11.4 12.7 13.42000 年至 2010 年的 10 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 ____ 亿人。与 1990 年至 2000 年的 10 年间增加的人口数相比较,我国这十多年来,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 ____ (填 “ 上升 ” 或 “ 下降 ” ),这说明当时我国实行的 ____ 基本国策已见成效。近年来,我国 ____ (填 “ 老年 ” 或 “ 劳动年龄 ” )人口数量下降, ____ (填 “ 老年 ” 或 “ 劳动年龄 ” )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 ____ 发展,国家从 2016 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18、 我国大体上以黑龙江省的________市到云南省________县一线,作为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分界线。19、 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实行________,控制________,提高____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 我国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控制 ,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关于人口的基本国策是 。22、 我国人口的突出的特点是:人口 大,人口增长快。从东西部地区来看,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 。23、 我国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__以上,居世界第________位。24、 截至2010年,我国总人口数为13.40亿,占世界人口 以上,是世界上人口 的国家,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25、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_____多_________少(东或西).三、解答题(共1题)26、 阅读材料结合下表,完成下列各题。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2021年5月,我国放开“三孩”政策,即一对夫妇可以生有三个小孩。表: 2016-2021年我国人口统计数据表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总人口(万人) 139232 140011 140541 141008 141212 141260出生率(‰) 13.57 12.64 10.86 10.41 8.52 7.52死亡率(‰) 7.04 7.06 7.08 7.09 7.07 7.18新增人口 906万 779万 530万 467万 204万 48万(1) 据表可知,自 2016 年以来我国新增人口在不断 _________ ;请你推断将来我国人口是否会出现负增长?并简述原因 ________ 。(2)2021 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________ 。(3) 据表说明我国放开 “ 三孩 ” 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4) 人口持续减少使得我国过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状况。请谈谈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4.1.3众多的人口同步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一般来说,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黑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D 正确, A 、 B 、 C 错误。故选 D 。2、 C【详解】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C 正确, D 错误。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人口稀疏, A 错误。西部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人口稀疏, B 错误。故选 C 。3、 D【详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大大降低,人口快速增长, D 正确;我国人口的基数大, A 错误;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并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 B 错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口的素质在上升,也不是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 C 错误。故选 D 。4、 A【详解】2021 年 5 月 11 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 141178 万人,与 2010 年的 133972 万人相比,增加了 7206 万人,增长 5.38% ;年平均增长率为 0.53% ,比 2000 年到 2010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0.57% 下降 0.04 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 10 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人口老龄化严重,为了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增长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修改生育政策,允许生育三孩, A 正确。目的不是为了促进房地产业发展、保持我国人口世界第一的优势,人口分布跟经济水平有关,跟放开生育政策无关, BCD 错误。故选 A 。5、 C【详解】根据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 13.7 亿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人口数为 13.4 亿人,故 C 正确。故排除 ABD ,故选 C 。6、 C【详解】我国黑河 — 腾冲一线的东南部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43% ,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 94% ;我国黑河 — 腾冲一线的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57% ,人口只占总人口的 6% ,故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 C 对, ABD 错。故选 C 。7、 D【详解】我国人口分布界线是:黑河 -- 腾冲一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43% ,而人口占总人口的 94% 以上;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57% ,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 6% 以下;华北平原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四川盆地位于该线以东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青藏高原位于该线以下,海拔高,气温低,高原缺氧,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D 正确, ABC 错误,故选 D 。8、 C【详解】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A 错;民族分布具有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的特点, B 错;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 — 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C 对;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 D 错;故选 C 。9、 D【详解】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这样就导致我国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人口是分布在黑龙江黑河至云南省腾冲县以东,东部地区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相反,在西部地区则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分布稀疏,黑河-腾冲线也成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故选 D。10、 C北京的河流多由西北流向东南,台湾的河流多由东向西流,故 A 错误。北京和台湾都属于季风气候区,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台湾属于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暖湿润,故 B 错误。北京市与台湾的人口都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故 C 正确。北京市的交通干线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状布局,而台湾的交通干线是呈环状分布在岛屿周围,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北京及天津适合发展的工业部门,台湾与北京自然环境特征的异同点。11、 C12、 C13、 D【解析】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线东多西少,故A正确;由于山区地势陡峭,所以我国山区地质灾害频发,故B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故C正确;我国水资源分布是南丰北缺,而土地资源分布是南少北多。所以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D。14、 D【详解】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95%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黑龙江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由此该线也成了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是我国第一、第二阶梯分界线,故选D.15、 C二、填空题16、 计划生育【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会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也会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7、 0.7 下降 计划生育 劳动年龄 老年 长期均衡【详解】根据材料可知, 2000 年至 2010 年的 10 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 13.4-12.7=0.7 亿。与 1990 年至 2000 年的 10 年间增加的人口数相比较,我国近十多年来,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这说明了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人口基本国策已见成效。近年来,我国 “ 劳动年龄 ” 人口数量下降, “ 老年 ” 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严重。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 2016 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从 2021 年起全面实施三胎政策,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18、 黑河—腾冲19、 计划生育 人口数量 人口素质20、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21、 人口数量 实行计划生育 22、 基数 东部地区23、 1/5 第一24、 五分之一 最多 计划生育25、 东;西.三、解答题26、 (1) 减少 将来人口趋势可有两种答案:第一种:会,因为住房、就业、教育等形势未变,生育愿望减弱;第二种:不会,国家鼓励生育,实施 “ 三孩政策 ” 、我国人口基数大等(2)0.34‰(3) 人口老龄化(4) 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国防兵源不足,国家养老负担过重等【分析】本题以我国放开 “ 三孩 ” 政策为材料,涉及人口增长、人口问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 1 ) 读表可知, 2016~2021 年,我国总人口变化呈增长趋势,但是新增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未来我国人口可能会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医疗、住房、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导致人口的生育意愿降低,人口出现负增长。未来我国人口可能不会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原因: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口增长惯性较大;国家制定生育政策,实施 “ 三孩 ” 政策,鼓励生育等,使得人口不会出现负增长。( 2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2021 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7.52‰ - 7.18‰=0.34‰ 。( 3 ) 2021 年 5 月,我国放开 “ 三孩 ” 政策,即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小孩,其主要目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 )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数量减少,出现劳动力短缺,导致经济增速受到抑制;人口老龄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减少了国家对经济建设的投入,影响经济发展;人口劳动化会导致国防兵力不足,影响国家安全,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3众多的人口同步习题.docx 4.1.3众多的人口同步习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