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复习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复习 教案

资源简介

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复习
【复习的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酸碱盐的性质。; 2.梳理酸碱盐之间的知识联系。
3、掌握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过程和乐趣。
【复习重点】
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复习难点】
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判断反应的发生,对物质进行鉴别、讨论离子共存问题。
【酸碱盐知识梳理】
一、一张图 二、两张表 三、二种酸和二种碱
四、三种离子鉴定 五、四种盐 六、五类复分解反应
七、十二对不共存的离子对 八、八大沉淀 八大反应
九、基本概念 十、物质的分类
十一、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十二、应用(物质的鉴别、除杂、共存等)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酸碱盐是中考复习中的“硬骨头”,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啃这快“硬骨头”
一.一张图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二、两 张 “表”
1、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常见五酸都易溶 碱类只溶钾钠铵钡 钾钠铵硝酸四盐全溶
氯盐只有银不溶 硫酸(盐)只有钡不溶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三、 二种酸和二种碱
二种酸:HCl、 H2SO4二种碱NaOH、Ca(OH)2
四、三种离子鉴定
1、 H+:紫色石蕊试液等2、 OH-:无色酚酞试液等
3、 CO32-: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五、四种盐(NaCl、Na2CO3、NaHCO3、CaCO3)
“氢头酸尾是酸” 、“金头碱尾是碱” 、 “金头酸尾是盐”
六、 五类复分解反应
金属氧化物+酸、 酸+碱、酸+盐、碱+盐、盐+盐
七、12对不能共存的离子对
八、八大沉淀 八大反应
(一)八大沉淀AgCl BaSO4 BaCO3 CaCO3
Ag2CO3 Mg(OH) 2 Fe(OH)3 Cu(OH) 2
(二)八大反应
a、(1)酸+金属(2)盐+金属 (置换反应)
b、(1)酸+碱 (2)酸+金属氧化物 (3)酸+盐(4)碱+盐 (5)盐+盐
(复分解反应)
c、碱+非金属氧化物 (什么基本反应类型都不是)
九、基本概念: 置换反应 、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一)置换反应 :
1、金属A+盐BC →盐AC+金属B
发生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注意:(1)不要用K、Ca、Na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
(2)铁参加的置换反应生成的都是亚铁盐
2、酸 + 金属 → 盐 + 氢气 发生条件:金属>H
3、氢气、碳还原氧化铜
(二)中和反应: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三) 复分解反应 【基本反应类型】
发生条件:在溶液中的反应,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碱与盐、盐与盐反应要求反应物均可溶
AB + CD==AD + CB特点:双交换,价不变。
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一)酸的化学性质
1、酸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H2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某些)盐→新酸+新盐
(二)碱的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碱+盐→新盐+新碱
注意:(1)反应物都可溶 (2)生成物须有一沉淀
3、碱+酸→盐+水
注意:(1)反应物都可溶 (2)生成物须有一沉淀
4、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三)盐的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新金属+金属
(1)发生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2)不用钾、钙、钠反应
2、盐+酸→新酸+新盐3、盐+碱→新碱+新盐 4、盐+盐→两种新盐
(设疑) 1.上面的化学性质中哪些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2.分析上述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3.酸、碱、盐之间是否一定会发生复分解反应?
例:下列反应是否能进行?
① Fe+CuSO4—— ② HCl+Fe—— ③ Na2CO3+CaCl2——
④CuSO4+NaOH—— ⑤ BaSO4+KOH——
答案: ① Fe+CuSO4 == FeSO4+Cu ② 2HCl+Fe == H2↑+FeCl2
③ Na2CO3+CaCl2 == CaCO3↓+2NaCl
④ CuSO4+2NaOH == Cu(OH)2 ↓ +Na2SO4 ⑤ BaSO4+KOH ==
应用:1、物质的除杂
原理分析:除杂题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杂质的性质,用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
在不添加新杂质、不减少主要物质的情况下,将杂质转化为容易分离的物质,
而化学物质中容易分离的物质是水、气体,沉淀。这恰恰是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因此离子知识是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
例:1、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2 、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3、NaCl(NaOH): 加入适量的盐酸 4、NaNO3(NaCl): 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 5、NaCl(Na2SO4):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2、物质的鉴别
例: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待鉴别溶液 试剂(均为溶液)
A HCl和KNO3 酚酞
B HCl和NaCl AgNO3
C AgNO3和Na2SO4 BaCl2
D Ca(OH)2和NaOH Na2CO3
3、离子共存
能共存,不反应:会反应,不共存
例题: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OH- B.K+、Ca2+、CO32-
C.H+、Cl- 、 CO32- D.Na+、Fe3+ 、 OH-
【情境题】请帮羊羊找到回家的路
羊羊代表碳酸钠,途中只要能与之发生反应的物质地方都会遇到灰太狼,现在洋洋要走哪条路才不会遇到灰太狼安全到家呢?
喜羊羊是:Na2CO3
请写出喜羊羊Na2CO3与灰太狼之间的反应方程式
【情境题】走迷宫
“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如图),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中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否则就无法通过。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表示所走的路线)。入口 出口
【小结】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复分解反应规律。
【板书设计】
一、一张图 二、两张表 三、二种酸和二种碱 四、三种离子鉴定 五、四种盐 六、五类复分解反应 七、十二对不共存的离子对 八、八大沉淀八大反应 九、基本概念 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物质的鉴别、除杂、共存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件展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图文并茂,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判断反应的发生及对物质进行鉴别、讨论离子共存问题,然后通过喜羊羊、灰太狼以及走迷宫的情境题来对酸碱盐知识进一步巩固,使得本节课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到突破。较好的完成了复习的三维目标的要求。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