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为我班做点……活动设计背景:从上一学期各班的活动参与情况统计不难发现,每个班参与活动的总是只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其他学生都只关心自己的学习事情,不太关心班集体的集体活动参与。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他们还没有形成自觉主动参与意识,不懂得班集体的活动每个人都是有责任和义务去完成的。为此,我设计了这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去叩问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看中激趣、玩中悟理、议中求真,达到由知导行的目的,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我能班级做点……”的积极心态中,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责任、有义务去维护班集体荣誉,并乐于为班级建设付出努力。2.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分工与合作,让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管理、合作交流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活动重难点:知道自己能为班集体做点什么活动方式:表演、游戏 活动、讨论、交流等活动准备:视频《我真的很不错》、课件活动过程:一、赞美果树1.课件展示:一颗葱郁的大树。学生观察,教师指明描述这颗大树,互评同学的描述。要求:用完整的句子表达,鼓励用上优美的词句。2.课件展示:大树皱着眉头说:“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夸讲,我确实很葱郁,可是你们知道吗,我是一棵果树,而现在我的身上没有一个果子呀!我好难受啊!”(稍停,话锋一转)“但是你们别急,昨天我做了一个梦,只要你们做一件好事情,我的身上就会结一个红通通的果子!好事做得越多,我身上的果子就越多!”二、交流情感:1、“果树与果子”①、师启发:同学们!还等什么?好好回忆,快点说出你做过的好事情,让我们的大树结满果子,变成一棵果实累累的果树吧!②、学生在小组内回忆、练说。③、学生发言,教师提醒学生表述的完整、具体。如,生:昨天我捡了一串钥匙交到了广播室。师:你能拾物交公,诚信!但是,你能不能把这件事情讲完整一点、让大家了解更清楚呢?生:昨天我在操场上捡了一串钥匙交到了广播室。师:我知道了,你是在操场上捡的钥匙。这可是一个拾物交公、大胆的举动啊,可真帮了钥匙的主人的大忙。我还想知道:你捡钥匙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能再详细地说说吗?生:昨天体育课的时候,我们在操场自由活动,我看到地上有一串钥匙,我想:丢了钥匙的人肯定很焦急,于是我就捡了起来交到了广播室,希望钥匙能找到它的主人。师:太棒了!你不光拾物交公,还能用语言将这件事表述得这样清楚,同学们可要向你学习啊。老师奖励你给大树结上一个“拾物交公”的果子。(引导学生上台点击课件,大树上马上形象的出现一个红通通的果子,大树开心的笑了。)┅┅④、教师引导学生拓宽交际的面:除了自己,还有谁帮助过你呢?或者你还看到谁做了好事情?请说一说,给他也结上这样的果子吧!(找好朋友回忆、说一说,再到班上汇报。)生(任嘉):昨天美术课上,在做手工制作时,我没有剪刀,是林林借给我的。师:哦!林林同学这种精神叫助人为乐。你谢谢他没有?生(任嘉):我说了谢谢,林林他跟我说没联系。师:你们真有礼貌。林林,是这样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能说一说这件事情吗?生(林林):是这样的,昨天美术课上,我们在做手工制作,我看到任嘉没有带剪刀,正在那里发呆,显得很不高兴的样子,我想:林林曾经也借过东西给我啊,于是我就毫不犹豫的把剪刀借给了她。师:你们俩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同学。你帮了我,我也会帮你,原来做好事情也是相互的。同学们,林林说的这件事情你们清楚了吗?这是因为林林刚才说的时候交代清楚,还谈了自己当时的想法,所以我们才能了解得这样清楚。师:我们也象他们一样,详细的汇报一些这样的好事情好吗?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感受。继续汇报┅┅一会儿,大树上挂满了红通通的、意味着各种“好人好事”的果子。⑤、引导学生观察果树,指名描述这棵果实累累的果树,激发情感。2、“果子与虫子”:①、师述:可是有一天,有棵果子里长了一条小虫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位同学上学迟到了,这可不是一个好表现啊,他的这个毛病就象一只小虫子,如果虫子不马上去除的话这棵果子会被虫子蛀掉的,并且这颗果子有可能会把病传给其它的果子,会影响整棵果树!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一帮这个“果子”,使它成熟丰收,并使整棵大树上的果子都健康丰收吗?②、学生献计献策:“可以请小闹钟帮忙。”“可以晚上早一点睡觉啊。”“我建议他早上动作快一点,不拖拉。”┅┅师:你们真有办法!谁能将他们的点子串起来,连贯的表达,劝一劝这位同学呢?生:我建议他晚上早一点睡,或者睡觉前调好小闹钟,早上就不会睡过头了。早上起来后动作也要快,不能拖拉。这样就不会迟到了。③、教师总结启发:你们就象是可爱的啄木鸟,这位同学按你们的做了,瞧!这棵果子不久又高兴的挂在了树上!小朋友们,你们曾经有过什么缺点吗?如果这些缺点还不改的话,你们的果子也会生这样的“小虫子”啊。学生想象回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交流:“我曾经有过随便扔纸屑的习惯,这样影响了班级卫生,很不好,但是现在我慢慢改了。”……三、再创情境,升华情感:(“果树与果园”)1、教师描述情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班级就是这棵大树,你们做了好事给班集体增了光添了彩,就象大树上结满的红通通的果子。瞧,多诱人啊!其实,老师就是这个种树人,是一名园丁,果实健康、成熟了,我也就歉收了。看到这累累果实,我着实高兴。但是,(操作课件:由一棵大树放大到整个果园)果园里有很多树,每棵树都意味着我们学校别的一个班级,它们也都有自己的园丁,那些园丁也要培育他们的果树。现在,包括我在内的这些园丁要比一比:看谁的果树上结的果子最多,谁就是“最佳园丁”。你们想不想我赢呢?(此时学生爱集体的情感已被激发,会一齐回答:想!)我们班的“树”上结上又大又红又多的果子我们就赢了!老师要赢就靠你们了。那么,同学们,你们准备怎么做呢?2、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怎样多做好事为班级的“果树”结上“果子”,为班级增光添彩。先口头交流,再整理写下来,以便监督实施。3、派代表发言。四、总结,活动延伸: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发言,我真高兴!你们都一颗为集体争光添彩的心。从现在开始,你们做一件好事就可以自己贴一个红通通的果子到自己的阳光本的荣誉榜上,等到期末,我们再来数一数,我们班的果树上有多少个果子,是不是最多的,让我们一起努力祝贺我们的果树大丰收吧!老师相信你们,你们真的很不错。播放音乐《我真的很不错》,结束本次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