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9 论教养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2.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3.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学习目标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俗。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新课导入【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走进作者【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恪守】严格遵守。【箴言】劝诫的话。【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字词积累hánkèzhēnbīn【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现也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划分课文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第一部分: (1-3)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第二部分:(4-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第四部分: (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1.阅读第一部分,思考:第1段与第3段分别有什么作用?细读感悟第1段的作用: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第3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说与分说的关系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1)说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2)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3)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表现?①不自吹自擂②珍惜别人的时间③重承诺④稳重随和(4)5—10段先举“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举“有教养”的表现,这样的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3.阅读第三部分,思考:(1)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2)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①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②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③并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④最后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这样上述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尊重”。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3)请你结合4-10段,分析“优雅”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4.阅读第四部分,思考:第18段有什么作用?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1)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语句品析 (2)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 本文从“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中,探索“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课堂小结论教养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成得之于自身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强调优雅风度的获得方法板书设计1.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表现事例。2.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