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7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79张PPT)

资源简介

(共79张PPT)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文艺复兴运动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宗教改革
(16世纪)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近代科学兴起
(16-17世纪)
1517
回顾:中世纪西欧的特征
Ⅰ僧侣
Ⅱ骑士
Ⅲ农民
政治:
封君封臣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
庄园和农奴制度
思想:
天主教会统治
走出中世纪,需要披荆斩棘,挣脱一系列束缚......
一群想要走出中世纪的人......
但丁 米开朗琪罗 莎士比亚
马丁·路德
牛顿
卢梭 孟德斯鸠 伏尔泰
人文主义者
3.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1.我是谁?
第一是肯定人与人性,强调人的尊严
2.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
什么叫人文主义?
核心:肯定人、人性和人的价值
三大内涵
第二是强调理性,开始追求真理和科学探索
第三是强调超越,就是超越人生,追求生命的意义
我探索
我追求
我是人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复苏、发展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成熟
(公元16世纪)
(17、18世纪)
(14——17世纪)
起源
智者运动
(公元前5世纪)
崇尚“理性”既反教权又反专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提出政治设想。
使人的思想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
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开始关注人
西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公元前7世纪以前的希腊神话时代,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公元前5世纪中叶)
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

自然

(三)智者运动概况
1、“智者”指古希腊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公元前5世纪中叶,他们掀起了一场反对旧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角色——教师,任务——收取学费,教育能言善辩的好公民参与政治。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热衷认识社会政治法律、与世界共处、解决日常问题、参与政治生活
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1、否定神灵,强调人的价值、作用。
3、关注政治、与人类自身相关的问题。
2、批判传统,否定权威,追求平等。
4、注重实利,关注个人的利益。
2、智者学派的特点
3、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4、主要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
(1)积极性:
①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②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起源)。
(2)局限性:过分强调个人的价值,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4、主要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评价)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认识你自己…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
①美德即知识
②认识你自己
觉醒二之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忽视道德,
追求功利)
《熊与隐士》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为什么会做出“蠢事”?
思想1:
(二)主要思想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都要危险。 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重视知识)
这里的“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应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理解事物的能力,强调人的独立自主性,保障人的自然权利,就是“内在的精神或思想”。
有天苏格拉底拿着一个苹果道具给学生上课。他反复问学生:这是苹果吗?你们闻到苹果的香味了吗?99%的学生盲目跟随第一个回答的学生, “这就是苹果”“我闻到了”。最后只有柏拉图站起来如实回答“老师,这不是苹果,我没闻到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对柏拉图赞许地点点头说:“我终于听到正确答案了。”
思想3:
反对盲从,推崇理性!
(三)评价(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①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认识你自己)
②对理性的遵从和对自由思想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二、文艺复兴概况
1、时间:
2、发源地:
3、表达形式
4、旗帜:
5、矛头:
6、性质:
14世纪—17世纪。
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
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
人文主义。
指向基督教神学。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 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14——17c)
Renaissance
1.定义:
  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将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文艺复兴性质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实质是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生活。它发源于意大利,扩展到英、法、德等西欧国家。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 世纪— 世纪)
文艺复兴
14
17
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的欧洲,是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它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它发源于意大利,扩展到英、法、德等西欧国家。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反对教会禁欲主义。
材料一:十四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不容忍封建社会和虚伪的神学教义,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
……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基督教教义含有明显反商意识,也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物质追求。
根本原因
阶级原因
【问题探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材料三:佛罗伦萨当时的统治者柯西莫 美第奇说:"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是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
材料四:他们依靠从商业、银行和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能够雇用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这些人,资产阶级得以抒发他们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
——坚尼 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并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扶持与推动。
文化因素
人才因素
材料三: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以国家而论,在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在城市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大瘟疫引起了大饥荒,盗贼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极度沉重的打击……
直接原因:黑死病的影响,使人们对宗教信仰进行反思与怀疑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中世纪的思想状况: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
②阶级原因: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实质);
③文化因素: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④人才因素: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聚集,新兴贵族、资产阶级扶持;
⑥直接原因:黑死病流行,人们对宗教信仰进行反思与怀疑(社会心理)
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开始出现。……财富新贵不再容忍封建社会和虚伪的神学教义,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
材料二: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1、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材料三:佛罗伦萨当时的统治者柯西莫 美第奇说:"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是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
材料四:他们依靠从商业、银行和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能够雇用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这些人,资产阶级得以抒发他们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
——坚尼 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3、聚集了一批有思想的学者文人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2.实质:
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文化为号召,实质上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为什么?
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
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
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二)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3.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禁欲苦行 反对教会禁欲,抨击教会腐败
来世观念 追求现世的幸福
蒙昧主义 崇尚理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文艺复兴反对天主教会禁欲苦行,但不反对信仰上帝
文艺复兴的伟大在于人的精神觉醒,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
时间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14世纪 文学三杰
15世纪 美术三杰
16世纪 文学、艺术、科学
3、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与作品
薄伽丘
但丁
比特拉克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莎士比亚、拉伯雷等
《十日谈》
《神曲》
《歌集》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大卫》
《西斯廷圣母》
《哈姆雷特》《巨人传》等
人物 代表作 作品节选
(1)文学三杰 (14世纪) 但丁 《神曲》 你们这些贪得无厌的人,竟然拿上帝的物品去倒换金银……教皇尼古拉三世……是如此贪婪成性,死后双脚将被火烧,从脚跟慢慢烧到脚尖——《神曲·地狱篇》
薄伽丘 《十日谈》 一个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虔诚信教的父亲答:“她们是祸水,叫绿鹅”。儿子却说:“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彼特拉克 《歌集》 “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特点:
薄伽丘
4.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局限:虽讴歌人性,但主要集中在人的本能方面,未上升到理性高度。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2)美术三杰
(15世纪)
米开朗琪罗《大卫》
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
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
4.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目光坚毅
人的意志
青筋暴起
人的力量
武器精巧
人的智慧
躯体完美
人的美感
彰显人的价值,宣扬人性自由
14世纪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文学三杰”)
15世纪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美术三杰”)
15世纪后期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特点:莎士比亚赞美人的理性与力量,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神造的第一个人亚当犯了罪……如果我们要成为神的仆人,我们不能用我们天然的生命,因为这是堕落的亚当的生命;即使用我们最渊博的知识、最高尚的意图、最好的经验、最大的力量……神不会也不能接受我们的侍奉。
——马太福音
内核:
人文主义
4.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你是如何看待文艺复兴运动的?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的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的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们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奠定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后出现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等。
材料三 在16世纪初,当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已经达到高峰的时候,道德堕落跟随个性的高度发展成为了一种流行。这种精神常常表现出肆无忌惮的利己主义。
进步:
4、评价
不足:
过分推崇个人主义,导致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①一定程度上冲击封建秩序,解放人性;
②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③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打下基础,也推动近代科学兴起
只在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开展,没有发展成一场广泛的群众运动。
5.影响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的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的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们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在谈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时,德国学者鲍尔生写道:“首先,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
(1)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神权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对宗教改革运动起了推动作用;对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自然科学: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发展创造了条件。
文艺复兴的伟大在于人的精神觉醒,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
思考:文艺复兴的倡导者们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但创作许多宗教题材的作品。你能谈谈他们对宗教持有的态度吗?
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反对天主教会禁欲苦行,
但并未放弃天主教,不反对信仰上帝,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
一、文艺复兴(14—17c):批判神学,发现“人”本身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地图
一国
文艺领域
多国
宗教领域
人文主义思想跨越过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影响到德意志
宗教改革
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席卷西欧,由资产阶级发动,广大农民和平民响应,个别国家的君主大力支持,部分贵族也积极投入,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反天主教会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运动。
文艺复兴反对的是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
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当时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二者都不反对宗教信仰。
德国是教皇的奶牛
德国:16世纪初的德国有七个选侯、十几个大诸侯、200多个小诸侯以及上千个骑士
教会: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有30万古尔登,等于1497年皇帝所的征税额的21倍
政治: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二、宗教改革(16C):挣脱神权,渴望信仰得救(信仰的发现)
1.背景:
材料: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各国封建君主、新兴资产阶级、下层民众与天主教会之间矛盾日益尖锐,都想通过反对教会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而教会日益腐朽堕落也引起了一些传教士的不满,改革基督教的呼声越发激烈。
二、宗教改革(16C):挣脱神权,渴望信仰得救(信仰的发现) 1.背景:
各国国王
天主教教皇
资产阶级
地狱到天堂的直通车——赎罪券(导火索)
欧洲在16、17世纪时候,教会大量向民间出售“赎罪券”,即购买免罪符的人,灵魂可以直接升天堂。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道,杀人犯9个盾(德意志货币)﹐抢劫犯7个盾﹐谋杀亲属犯4个盾﹐这样﹐他们的灵魂就可以得救。总之﹐无论任何人犯下任何罪﹐只要拿出规定的金币来购买赎罪券﹐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赎罪券的推销员说:“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箱子里,你的亲人就从炼狱的火焰中出来了。”有一名无耻的推销员,对他的顾客说:“你投下银钱,现在我看见你父亲的左腿已经迈出炼狱的火焰只剩右腿还在火里面;再继续加钱吧!”那人说:“不必了,我父亲并没有右腿!”
材料:“钱币落入箱底响叮当,灵魂脱离炼狱升天堂”。
——教士约翰·特策尔
赎罪劵
二、宗教改革(16C):挣脱神权,渴望信仰得救(信仰的发现)
1.背景:
二、宗教改革
1.性质: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精神独裁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宗教外衣下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2.背景:
天主教教皇
我和天主教会才能决定人死后能否升上天堂;
购买赎罪券的钱“叮当”落柜时,你的灵魂得救了;
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
资产阶级
能否升入天堂,凭什么教皇说了算?
赎罪券是在敲榨,钱应用来创造更多财富;
各国国王
王权应高于教权;
建立民族国家,本民族事务教皇无权干涉;
①经济(根本):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②政治:教会对未统一德意志压榨最多,引起社会各阶层反对;
③思想:文艺复兴解放思想,冲击天主教会权威;
④导火索: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直接原因)
2、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二、宗教改革(16C):挣脱神权,渴望信仰得救(信仰的发现)
权倾欧洲的教会
教会有自己的法律和法庭,可以对任何教徒,甚至包括皇帝和国王进行审判(即权废立国王、凌驾各国君主之上任意干涉各国内政)。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
教会占用大量土地和资产,还征收什一税,是西欧最大封建主。
教会控制西欧的思想文化,垄断教育,禁绝“异端”思想,天主教神学思想在整个西欧中古社会占统治地位。这样教会利用强大的政治、经济、精神力量在西欧实行独裁黑暗统治。
——摘编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梵蒂冈城国牧徽
德国宗教改革的背景
政治
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是受教皇压榨最严重的地区;天主教教会的腐朽激化社会矛盾
经济
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根本原因)
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广泛传播,天主教的权威受到质疑
直接原因
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
3.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马丁·路德
材料 人的灵魂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据材料和课本内容,归纳马丁路德思想主张并分析意义。
主张:①因信称义,灵魂得救靠自己的信仰;②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
教会: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路德
教徒
(信仰上帝)
直接对话、得救
教徒
神职人员
上帝
间接对话、得救
上帝
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即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作用: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
3.内容:
甲:“圣礼”是把上帝的恩典传授给圣徒们的必不可少的媒介,如果没有我们尊贵的教士主持,你们就不可能获得上帝的恩典,永远不能得救。上帝啊!真的不能饶恕。
乙: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到自己真诚忏悔,都可以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而无需教会的媒介,你们自以为很崇高吗 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甲:要多行“善功”,上帝永远偏爱那些实行禁欲,过贫穷和独身生活的人。
乙:收起你们那套天堂的说教!追求现世的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我们要大胆地创造财富,僧侣们可以婚配、可以还俗。
二、宗教改革(16C):挣脱神权,渴望信仰得救(信仰的发现)
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内容:
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实质:否定教皇的权威
二、宗教改革(16C):挣脱神权,渴望信仰得救(信仰的发现)
(1)改革教义:
(2)改革教会:
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②因信称义,简化宗教仪式
③君主的权力高于教皇的权力(王权高于教权)
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
②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③确立教随国定原则
改的是信仰的方式
不改的是信仰的目的
3.内容:
二、宗教改革(16C):挣脱神权,渴望信仰得救(信仰的发现)
(1)信仰上帝就可得救(核心)(主张因信称义;反对因行称义)
(3)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俭教会
(4)教随国定,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确立原则;君主的权力高于教皇
——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
——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追求平等、积累资本
——打破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激发西欧国家的民族意识,推动民族国家形成
——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圣经》至上(每个基督徒都可直接阅读和解释)
5.宗教改革的影响
(英国)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亨利被赋予了最高的和最充分的教会管理权。此外,还颁布法案,禁止主教将上任首年的俸禄、什一税上交教廷,查封修道院财产,从经济上割断英国天主教会同罗马教廷之间的联系。
——姜守明、洪霞《西方文明史》
(1)政治上:打击了教会的神权统治,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2)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文化上:否定教会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只有坚定的信任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任才能让一个人得救。......路德教导他们,每个人只需听从自己的良心,而不必听从任何人;一个人必须作为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
——恩斯特 贡布里希《世界小史》
基督教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沙皇俄国)
天主教
16世纪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瑞士
加尔文教
英国 国教
4.宗教改革的扩展:
二、宗教改革(16C):挣脱神权,渴望信仰得救(信仰的发现)
4.宗教改革的扩展
基督教
1054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沙皇俄国)
天主教
16世纪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瑞士 加尔文教
英国 国教
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
拓展1:比较这两次运动的异同。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同 异 斗争 形式
范围
对宗教的态度
1、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2、都是反封建斗争;3、都波及到西欧广大地区;4、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矛头指向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披着宗教外衣,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从德国开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社会运动。
从意大利开始,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信仰宗教,反对宗教的神学世界观。
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罗马教皇的权威。
近代科学的兴起
( 世纪— 世纪)
16
17
随着文艺复兴跟宗教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文主义倡导科学实验、注重实践,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推翻了统治长达一千多年的托勒密体系地心学说,并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一切,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谬误。
布鲁诺《论无限、宇宙及世界》这本书当中,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他认为宇宙是统一的、物质的、无限的和永恒的。
开普勒定律说明了行星围绕太阳转的理论,对行星绕阳运动做了一个基本完整、正确的描述,解决了天文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等物理学定律,改变了传统的运动观念;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背景:(1)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革命性变化;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兴起:16-17 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
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天文学:万有引力定律
力学:牛顿三大定律
热学:牛顿确定了冷却定律,即当物体表面与周围有温差时,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
数学:牛顿与莱布尼茨独立发展出了微积分学,并为之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符号;
光学: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牛顿的这一重要发现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他认为光是由非常微小的微粒组成的;
1687年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
以实验为基础
以数学为表达
近代科学的集大成者——牛顿
科学革命影响
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兴起,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让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启蒙运动)和社会进步。
伏尔泰的《牛顿哲学原理》1783版封面
科学艺术女神缪斯
牛顿和他的理性之光
伏尔泰自己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思想
2.代表人物及成就:
①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的“地心说”;
②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3. 特点:
材料 他(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摘编自《宋应星评传》
在长期实验观测、计算和深入思考下以数学公式表达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摘编自《牛顿传》
据材料,概括传统科技与近代自然科学的不同。
不同:传统科技重实用和经验积累; 近代自然科学重实验、逻辑推理和数学表达方法
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
4.意义:
(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确立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光明”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上。
思考:
该封面的寓意可以解读为什么?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进一步的思想解放。
( 、 世纪)
启蒙运动
17
18
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18世纪后期
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
英国出现早
期启蒙思想
17世纪
18世纪
法国成为启蒙
运动的中心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休谟(英)
亚当·斯密(英)
康德(德)
洛克(英)
1.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思想,人文主义进一步传播;
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文艺复兴——批判教会禁欲
宗教改革——批判教会精神独裁
启蒙运动——全面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
四、启蒙运动
3.精神内核:理性(相信科学、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
2.性质:资产阶级掀起的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
四、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张
(一)起源——17世纪 英国
霍布斯(1588-1679)
1、霍布斯—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创始人之一
(1)代表作:《利维坦》
(2)主要思想:
①天赋人权:提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
②首倡社会契约(契约国家)
③反对君权神授
(3)评价:
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对推翻君权神授理论,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
四、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张
(一)起源——17世纪 英国
2、洛克----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洛克
(1632~1704)
(1)代表作:《政府论》
(2)主要思想:
(3)评价:为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①反对君主专制
②人民有权更换或推翻国王和政府、人民是最高裁判官(人民主权说)(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提倡分权学说(立法、行政、对外),赞成君主立宪
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张
(二)高潮——18世纪中期 法国
2、孟德斯鸠---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基者
孟德斯鸠
(1689—1755年)
(1)代表著作:《论法的精神》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之手,自由就不复存在”。
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原则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立法权属于人民代表
行政权集中于人民选举产生的临时机构
司法权则应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三者相互独立而又相互监督,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说:三权分立
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国王)
(法院)
(议会)
原则:分权制衡、人民主权
政体:君主立宪制
实践:
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
中国: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这一原则。
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张
(二)高潮——18世纪中期 法国
2、孟德斯鸠---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基者
(2)思想主张:
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法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②主张三权分立,强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核心)
(体现了人民主权、主权在民原则)——充分发展了洛克的分权思想
③个人的自由应该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自由,即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3)影响(评价):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三权分立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张
(二)高潮——18世纪中期 法国
3、卢梭--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1)代表著作:《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卢梭
(1712~1778)
(2)思想主张: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一: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材料二: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天然享有一些自然权利,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存在着人们的共同利益和意志,为了维护这种利益(权利和自由),人们都要遵守契约(制度、秩序、关系)。在社会契约面前,人们遵守同样的制约,享有同样的权利。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受特权……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民意,侵犯民权,人民有权推翻他的统治。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主权在民)
②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直接民主)
③个人意志必须服从公共意志
④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⑤社会契约论
⑥主张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张
(2)思想主张: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论、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财产的私有制
(3)影响(评价):
①卢梭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准备。
②其“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
③其思想被写入法国《人权宣言》,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成为新兴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
④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他本人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领域 国籍 人物 著作 主张
政治 主张 《论法的精神》
《哲学通信》
《社会契约论》
经济 主张 《国富论》
哲学 主张 《纯粹理性批判》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法国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亚当.斯密
英国
“现代经济学之父”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
主张自由竞争
康德
德国
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4.代表人物及成就
都反对君主专制
理性之光
5.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专制统治。
(2)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如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国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16世纪)
(17、18世纪)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因信称义,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自主权,打击天主教会权威,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理性主义,改变国家政体,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治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关注人本身,
解放人性,现世生活。
理性化思维方式;
科学研究方法;
推动思想解放,社会进步(天主教会?启蒙运动?)
16-17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近 代 科 学
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产生(萌芽)、发展(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世俗生活层面)
(宗教信仰)
(政治领域——既批判又有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建)






近代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演变曲线图
中世纪
17世纪
复兴
16世纪
压制
进一步发展
18世纪
追求现实幸福
(文艺复兴)
追求政治自由
(启蒙运动)
14世纪
追求信仰自由
(宗教改革)
发展
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宗教改革 ——信仰自由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科学革命 ——科学探究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课堂小结
476
1453
中世纪
中世纪后期
政治:王权加强;
民族国家;
经济:工商业复兴;
自治城市;
思想:大学兴起;
1500
1600
1700
1800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并发展
宗教改革
资本主义萌芽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资本原始积累)
中国明清时期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人类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
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思想: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先导
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初步实现
1.14、15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在思想上开始觉醒……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身上”。导致欧洲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动力是
A.工商业的发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寻金热”的推动 D.世界市场的扩大
2.马丁.路德曾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下列主张与此相符的是
A.因信称义 B.社会契约 C.人民主权 D.天赋人权
实战演练
A
A
3.有哲学家认为,按思想见解讲,近代是从17世纪开始的。这位哲学家这样说的理由是
A.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B.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C.牛顿开创了经典力学 D.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
C
4.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