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主题班会 友善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一主题班会 友善 教案

资源简介

12月班会主题《友善》
【参加人员】高一1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12月21日
【活动地点】高一1班教室
【背景分析】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我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实行友善教育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为此,我设计了这次主题班会《友善》,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友善的含义,懂得怎样做才是一个友善的人。
【教育目标】
1、使学生懂得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友善。
2、知道友善的含义,学会做友善的人。
3、通过此次班会,增强学生自信,能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班长读一则伊索寓言,讲的是太阳与风的故事。
一天,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比较强壮,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赌可以比你更快要他把外套脱下来。”说着,风便用力对着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是它愈吹,老人愈把外套裹得更紧。后来,风吹累了,太阳便从去后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有多久,老人便开始擦汗,并且把外套脱下。太阳于是对风说道:“温和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学生分组总结寓言背后的道理:温和、友善和赞赏的态度更能让人改变心意,这是咆哮和猛烈攻击所难奏效的。
第二环节: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演示生活中的不友善的事。
a.把本碰地上装看不见;b.传本扔本;c.走楼梯不走右边、不让道;d.有同学鞋带开了,故意踩使其摔倒;e.排队加塞。f.看见老师故意躲避;g.往地上扔纸;h.公交不让座等。
第三环节:
学生把上述事情改为生活中的友善的事,并进行表演。
第四环节:
教师提问:针对以上两次不同的表演,大家有什么想法?事件不同的处理方法是否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教师引导大家推己及人。当你向同学寻求帮助时,希望他向你伸出援手吗?你害怕听到同学的嘲笑吗?你讨厌同学给自己起外号吗?你心情不好时,希望得到同学的安慰吗?
当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再次提问:当同学向你寻求帮助时,你总是会向他伸出援手吗?你是否从来没有嘲笑过同学?你是否从来没有给同学起外号?同学心情不好时,你总会去安慰吗?
教师让学生对比两组问题的答案,给学生思考时间,让他们总结今后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真正做到友善。
【班主任反思】
同学间的团结友善才创建了我们良好的集体。希望越来越多的良好品质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友善是我们都要做到的优良品质。希望孩子们能够团结互助,善待他人,快乐自己。
【家长反馈/学生感想】
友善,就是社会的润滑剂,能够让别人如沐春风,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能够减少很多摩擦和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友善对待同学,继承中华民族与人为善的优良传统,做到与同学和睦相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