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方程式常用的几种配平方法。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导入】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燃烧的火炬 所使用的燃料以及燃烧后的生成物,并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同时,提问学生,所给方程是否正确。 倾听,思考 以北京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背景,引入新课,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环节二 新课讲解 【板书】1.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理 【讲解】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计量数,使式子(短线)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讲解】(1)配平时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变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下标数字; (2)要将化学计量数化为最简整数比。 【板书】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讲解】①首先找出方程式中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而且原子个数相对较大的元素(已相等的暂时不管); 【如在Fe+O2—Fe3O4中氧元素的原子个数较大】; ②确定这种元素的左右两边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即2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4】,然后确定含该元素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使该元素的原子达到相等【Fe+2O2—Fe3O4】; ③以此类推使其他元素的原子都达到相等【3Fe+2O2—Fe3O4】; ④化学方程式达到平衡,然后再注明条件和状态符号。 【3Fe+2O2Fe3O4】。 【思考讨论】 练习:请同学们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练习 1:Al + O2 — Al2O3 练习 2:KClO3 — KCl + O2 【答案】 【板书】(2)奇数配偶法 【讲解】①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看该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是否为一奇一偶, 【如C2H2+O2—CO2+H2O中氧原子就是此类情况】; ②倘若是,则在奇数原子的化学式前添加“2”,【C2H2+O2—CO2+2H2O】; ③然后再依此化学式为起点,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2C2H2+O2—CO2+2H2O】→【2C2H2+O2—4CO2+2H2O】; ④最后回到该元素原子的配平,【2C2H2+5O2—4CO2+2H2O】; ⑤注明条件与状态符号,【2C2H2+5O22CO2+2H2O】。 【思考讨论】练习:请同学们用奇数配偶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练习1:C2H6O+O2CO2+H2O 练习2:FeS2+O2Fe2O3+SO2 【答案】 【板书】(3)观察法: 【讲解】以反应式两边最复杂的化学式为“基准”,令其化学计量数为“1”,再推求其它化学计量数 由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分子或原子个数,即为整数,所以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2把分数转化为整数,从而配平,最后注明条件与状态符号。 【思考讨论】练习:请同学们用观察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练习1:Cu2(OH) 2CO3 CuO + CO2 + H2O 练习2:CO + Fe2O3 Fe + CO2 【答案】 倾听,记录 倾听,记录 倾听,记录 分组练习 倾听,记录 分组练习 倾听,记录 分组练习 讲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理和原则,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配平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讲解常用的配平方法,增加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些思路和技巧。 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最小公倍数法的掌握。 讲解常用的配平方法,给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增加一些思路和技巧。 通过练习使得学生掌握最小公倍数法。 讲解常用的配平方法,给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增加一些思路和技巧。 通过练习使得学生掌握最小公倍数法。环节三拓展延伸 【展示】随堂作业 PPT展示 做题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环节四 课堂小结 展示PPT页。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五、板书设计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一、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理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则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2)奇数配偶法:(3)观察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