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1 溶液的形成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物质的溶解实验,了解溶解时的物质形态变化,学习从分子、离子层面理解这种变化,认识溶液的组成和特征。2.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能说出一些常见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3.能列举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1.认识溶液的组成和特征。 2. 说出一些常见溶液的溶质和溶剂。教学难点:从分子、离子层面理解溶解和溶液的均一性。教学流程:环节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问】“溶液”这个词有什么涵义?“溶液”的组成有什么特征吗?【讲解】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溶液、石灰水溶液的物质组成。获得结论: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是混合物。 思考、回答一、溶液的组成特征 【设问】是不是把物质混合就得到溶液呢? 【播放】植物油、面粉、品红、氯化钠蔗糖分别与水混合 【讲解】溶液的组成还有均一、稳定的特征。 【设问】蒸馏水、酒精、石灰乳是不是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回答、记录倾听【讲述】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上述物质不是溶液。【讲述】讲述溶液定义。【设问】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其中的食盐、蔗糖二:溶液的形成过 程 呢? 【播放】溶解的微观过程 观看、思考、回答【讲解】氯化钠、蔗糖溶解在水中的过程【讲述】溶质、溶剂的定义 【设问】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观察实验现象【讲解】溶液的命名规则 思考、回答、记录【播放】碘在酒精、汽油中溶解三、溶液的成分 【讲述】水是常用溶剂,酒精、汽油也能作溶剂。【设问】上述溶质都是固体,液体能作溶质 吗?气体能作溶质吗? 思考、回答【播放】酒精与水混合【讲解】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设问】怎样区分溶质溶剂? 【讲述】判断方法【设问】讲述溶解性的概念,设问物质的溶解四、物质的溶解性 性和溶剂有什么关系 【播放】碘、高锰酸钾的溶解 【讲解】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 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回答、记录同的,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溶解性是和溶剂的性质密切相关。五、溶液在生产生 活中的重要作用 【展示】图片 【讲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思考、回答、记录六、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倾听七、堂上练习 【讲解】习题 思考、回答教学过程:【引入】这是我们在化学课上见过的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溶液、石灰水溶液,生活中我们也接触到很多溶液,例如食盐水、蔗糖水等等。那么,“溶液”这个词有什么涵义?“溶液”的组成有什么特征吗?教学环节一:溶液的组成特征【师】我们来分析以下溶液的物质组成。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 硫酸铜溶液 硫酸溶液 石灰水溶液物质组成 (化学式)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溶液是混合物。【设疑】以上溶液都含有水,是不是将物质与水混合就得到溶液呢?【播放】视频(实验植物油、面粉、氯化钠蔗糖分别与水混合)【师】我们看到植物油、面粉与水混合后,变成浑浊的液体,随后出现分层或沉淀,这两种混合物就不算溶液;而氯化钠、蔗糖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液体就如同我们之前认识到的那些溶液一样,是澄清的、稳定的,没有出现分层或沉淀,所以这两种混合物属于溶液。所以,除了是混合物,溶液的组成还有均一、稳定的特征。均一,是指溶液的各个部分组成是一样的。稳定,是指外界的条件不变,溶液的组成就不会变化。比如将硫酸铜溶液密封放置很长时间,它也不会分层或析出沉淀。因此,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师】蒸馏水、酒精、石灰乳是不是溶液?分析:蒸馏水、酒精都是均一、稳定的,但它们都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石灰乳虽然是氢氧化钙与水的混合物,但久置会沉淀,不均一、不稳定,不是溶液。【师】刚才得到的溶液,都是把一种物质溶在水里,大家有没有试过把食盐和蔗糖都放到水里?能形成溶液吗?也可以形成溶液。因此,将一种或几种物质充分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去,就形成了溶液。所以,溶液定义为:将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这种分散过程,就称为溶解。教学环节二:溶液的形成过程【师】溶液是混合物,也就是说食盐水中有食盐和水,蔗糖水中有蔗糖和水。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其中的食盐、蔗糖呢?以下视频能给你启发。【播放】视频:溶解的过程【师】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蔗糖溶于水的过程,就是蔗糖分子均一分散到水分子之间的过程。因此,在蔗糖溶液里不存在大量蔗糖分子聚集成蔗糖颗粒的情况,所以肉眼就看不到蔗糖了。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食盐溶于水的过程,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均一分散到水分子之间的过程。因此,在食盐溶液里不存在大量钠离子和氯离子聚集成食盐颗粒的情况,所以肉眼就看不到食盐了。所以,溶液的形成过程,实际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彼此充分分散的过程。你现在能理解溶液为什么具有均一性吗?教学环节三:溶液的成分【师】为便于研讨,人们将溶液中的物质分成溶质和溶剂两类。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请判断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溶液 食盐水 蔗糖水 过氧化 氢溶液 硫酸铜溶液 硫酸溶液 石灰水溶液溶质溶剂【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溶液的名称和溶质、溶剂的关系呢?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溶液的命名规则是:把溶质放在前面、把溶剂放在后面,叫做“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水是溶剂的时候,往往简称为“某溶质”溶液。请写出下列溶液的名称。溶液溶质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碘 碘溶剂 水 水 酒精 汽油【师】水是最常用溶剂,酒精、汽油也能作溶剂。我们观察碘的两种溶液的形成。【播放】实验:将碘加入酒精中,碘加入汽油中。【师】酒精能溶解碘,我们常用的碘酒就是碘的酒精溶液;汽油除了能溶解碘,还溶解油脂等有机物,修车工人会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师】以上溶液的溶质,都是固体。有没有液体的溶质呢?我们来观察以下实验。【播放】酒精与水混合的实验【师】我们看到,酒精能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所以,溶质可以是液体。也有气体溶质,如汽水中,其溶质就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两种液体相互溶解形成了溶液,怎么区分溶质溶剂呢?一般将量多的液体物质当作溶剂;如果有水存在的时候,一般将水当作溶剂,其他物质是溶质。所以酒精和水互溶时,我们都将水作溶剂,酒精作溶质,溶液就称为酒精溶液。教学环节四:物质的溶解性物质能溶于溶剂的性质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和溶剂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观察实验。【播放】高锰酸钾与碘的溶解实验我们看到:碘几乎不溶于水中,但能溶解在汽油中;高锰酸钾溶于水,但不溶解在汽油中。这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再换个角度看。在水中,高锰酸钾能溶,碘几乎不溶;在汽油中,碘能溶解而高锰酸钾却不能溶解。这说明,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所以,物质的溶解性是和溶剂的性质密切相关的。要描述物质的溶解性,一定要说明溶剂。如不指明,则默认溶剂是水。教学环节五: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师】溶液在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在农业中,无土栽培时用的营养液是溶液,为植物提供所需营养。医药用品中用到的药水,如注射针剂、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等药剂都是要按一定要求配制的溶液。又如科学研究中经常要用到溶液。为什么有些化学药品要配成溶液使用呢?因为在进行化学反应时,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增大了反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反应速率。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汽水、矿泉水、食醋都是溶液,因此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次疫情下,专家建议我们用的消毒液如医用酒精、84 消毒液等,都是溶液。医用酒精是含乙醇 75%的溶液,溶质是乙醇,溶剂是水。84 消毒液中最重要的溶质是次氯酸钠,溶剂是水。这两种溶液中溶质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因此同学们使用这两种溶液时要注意安全。教学环节六: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微观的角度认识溶液的形成,知道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它由溶质和溶剂的组成,还学习溶液的命名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这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好好掌握!教学环节七:堂上练习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溶液的一组是A. 食盐水、石灰水、稀硫酸 B. 稀盐酸、石灰乳、汽水C. 白酒、牛奶、碘酒 D. 浑浊的河水、浑浊的石灰水、医用酒精答案选 A,B 选项中石灰乳不均一不稳定,不是溶液;C 选项中牛奶含脂肪、蛋白质、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但牛奶浑浊,不均一不稳定,不是溶液。D 选项中浑浊的河水、浑浊的石灰水都不是溶液。2,稀盐酸与一定质量的铁恰好完全反应。( 1 )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现象 。(2)反应前,溶液的溶质是 ;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是 ,溶液名称为 。解析:(1)铁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现象:铁逐渐溶解,溶液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溶液的溶质是 氯化氢气体,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是氯化亚铁,溶液名称是氯化亚铁溶液。拓展:反应前后,溶液有哪些性质不一样呢?引起区别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大家课后可以深入思考。大家可以从以下方面想想。今天的课到此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