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暑的急救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 了解什么是高热。② 了解人体的散热方式。③ 人体体温调节方式。2. 能力目标①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预防中暑的方法,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② 通过视频演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③ 通过中暑急救活动,提高学生合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3. 情感目标① 通过中暑急救活动,体验健康教育在生活安全中的重要性。②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如何预防中暑及对不同中暑者进行急救。三、教学难点掌握中暑后相关的急救措施。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① 自制多媒体课件;② 材料用具:垫子1个、塑料手套1双。学生准备:学生调查自己亲朋好友的中暑经历;并查询书籍、网站,搜集有关中暑的资料。五、教学方法新授课型、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六、教学过程设计1.高温天气,导入新课①师:在去年8月14日的统计中,就有中暑病例114例,死亡2例。④师:看到这样的数据,同学们想做点什么呢?⑤生:做好自身防暑工作。⑥师:那到底如何进行防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暑的预防与急救——中暑“SPA”。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告诉训练的目的的“盲训练”的效果,明显差于“明训练”,因此点明本节课题,明确学习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兰州去年酷暑为着眼点,导入新课,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S——中暑之兆(Symptom)①师:中暑是夏季常见疾病,见过中暑的同学,举手?②生:大部分同学举手。③师:家里人有过中暑经历的,举手。④师:自己亲身经历过中暑的同学,举手?⑤师:(请一位同学来讲解自己中暑的经历)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中暑时的感受嘛。⑥师:谁还有补充?⑦生:(积极思考)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严重的会昏迷过去,甚至休克死亡。⑧通过刚才同学们的阐述。3.P——预防之法(Prevention)①师:通过刚才的课堂调查,我们班大多数同学是没有中过暑。那你们想过自己为什么没有中暑嘛?②生:身体好;防暑措施做得好···③师:同学们讲到的所有原因都可以归纳为一点,就是:防暑措施做得好。④师:在这暑热难耐之际,作为兰州人的你,又有哪些好的防暑方法呢?小组为单位收集防暑妙招,看看哪一小组的防暑方法更好、更实用、更巧妙?学生活动:《妙招大比拼》⑤师:同学们的防暑妙招是一个比一个妙,一个比一个好。归纳同学们的防暑方法,要点就是:“体弱者要少外出;耐热锻炼不可少。别等口渴才喝水;充足睡眠很重要。内外温差不过七;蔬果苦味宜多食。”4.A——急救之举(Aid)⑴学生表演 自主学习①师:创设情景——一位路人中暑昏迷。我们该如何对他进行急救。大家先想想办法。②生:小组讨论,积极思考(3min)。③师:哪一组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救助这位中暑的路人。④学生上台表演操作。⑤师:没想到他们组这么厉害,使中暑的人又恢复了正常。其他小组还有更好、更科学的方法嘛?学生活动:《急救总动员》⑵方法总结师:大家都做得相当不错,不过科学、准确的方法是像同学们做的这样吗?生:是。师:给自己一些掌声。急救的第一步是···第二步是···第三步是···第四步是···生:学生大声回答。师:这就是中暑急救的四字诀:搬、擦、服、掐。师:有时中暑者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情况,例如停止心跳或呼吸,那这时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生:打120;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等等。师:大家说得都很科学,但具体怎么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呢?你能否做得也很科学呢?课后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下节课我们再共同来学习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5.情感升华①师:我们坐在这凉爽的教室中学习着知识,但是同学可知,此时此刻还有一些人正在这炎炎夏日下,为我们重庆的建设付出着。②生:(观看夏日下工作的人们,图片)。③师:看到这儿,大家想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④生:(学生独自思考,书写他们对烈日下辛勤工作的人们想说的话,想做的事)。⑤师: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⑥生:(自由发言)。⑦师:爱因斯坦曾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让我们释放青春的智慧与热情,将健康重庆建设融入巴渝人的生活,去热爱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实践我们生命的意义。设计意图:作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必须包括学习者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和评价知道正确与否,四者不可缺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