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书法教案(第11课)教学版块(课题) 结构-穿插避让 课时 40分钟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既学本领,又学做人。语言应用:学习穿插避让的概念,掌握组合字结构-穿插避让这一书写法则。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临摹范字,逐步学会规范地写好范字,进而举一反三,写好包围结构的汉字。审美创造:不同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内容 学习穿插避让的概念,掌握组合字结构-穿插避让这一书写法则。让学生练习例字。教学重难点 例字的写法学具准备 笔、墨、纸、砚、书法作品教学过程 利用点名册点名,将未到的学生及时作记录。一、引入课题王宠(1494-1533),明代书法家。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今属江苏)人。王宠博学多才,工诗文、篆刻,善山水画,而尤以书法著名,与当时的祝允明、文徵明被共誉为“吴门三家”。王宠精小楷,善行书、草书。到晚年形成了以拙取巧、婉丽道逸、疏秀有致的风格。他追求端庄古雅的趣味,以韵写拙,而又“拙中见秀,拙中见雅”。其传世作品有楷书《辛巳书事诗册》,草书《李白古风诗卷》《石湖八绝句卷》等。王宠小楷《琴操十首》,内容即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琴操十首》,书于嘉靖四年(1525),现藏于日本。这是王宠后期一件典型的以拙取巧的作品。明代著名书论家王世贞在《三吴楷法十册》跋中认为:“(王宠所书《琴操十首》)兼正行体,意态古雅,风韵道逸,所谓大巧若拙,书家之上乘也。”二、课程新授结构讲解(毛笔楷书)穿插避让:避让,是书法中的一个基本规律。笔画与笔画之间,偏旁与偏旁之间要相互避让。这种避让使笔画之间,偏旁之间产生一种亲和力,一种相互依存感,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汉字是由若干点画组合而成,在找到了“主笔”后:次要笔画就应该靠近并避让主要笔画(“避”),主要笔画应该突出(“就”),以使汉字的美达到和谐统一,而非各自为政。汉字除单体字外,大都由两个及以上的部分组成,要使它们组合成有机的整体,穿插避让是一重要的手段。穿插,是指在一个字中,一部分笔画插入另一部分的空当之中;而避让,是穿插的前提,只有先避让,才能留有空间进行穿插。插空补缺出示例字,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例字的特点。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在左右结构的汉字中,穿插与避让多发生在右边部件有横画或撇画的字中。如果右边部件有长横或斜撇,那么我们在结字时,首先就要考虑穿插避让的运用。偏旁避让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偏旁与偏旁之间要相互避让。这种避让偏旁之间产生一种亲和力,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字头字底收敛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在上下结构的字中, 一般上面字头进行避让,下面部件进行穿插。当上面字头左右比较伸展时,下面部件要尽向上写,进行向上穿插,同时上面部件做好避让。中部笔画宜逊让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笔画繁复的字,一些笔画要适当收起,相互之间有所避让,以求的整体和谐。避让的字,要自然合理,穿插得宜。(学生练习例字,老师下位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楷书结体端庄严谨,在书写时一定要注意行笔不可过快,不可轻飘,要做到笔笔运行有始有终,稳健挺拔,用力要轻重分明,提按有序,才能不失楷书的风范。行楷结体潇洒飘逸,但用笔上却不可一味盲目求快,关键是要做到轻重徐急,节奏分明,轻重不同,主次有别。行楷与楷书的一大区别在于其连笔,然而绝不可凡是连笔处便一连到底。要讲究些笔断意连,虚实相间,以免潦草杂乱,弄巧成拙。知识拓展:穿插避让在草书中应用最为广泛。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据传古代一位书法家偶见樵夫和秀女在山间小径上相逢,从而领悟出来书法秘诀。在只能容身一人通过的山道上,两人相向而来,樵夫要避秀女,女也要避樵夫,都要让路,又都要穿空隙而过,还要保持自身的平衡,这样两个人躲闪、迁就、避让的一系列动作就造成一种张力和冲击。这位书法家见状,立即从中悟出了书法的奥妙。三、归整文房四宝作 业 练习“例字”内容,要求漂亮、工整。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