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复习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七上期中复习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学会使用地球仪和利用经纬网定位。
2.明白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及带来的影响与现象。
3.学会阅读地图上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例尺计算和高度计算,能够分辨地形部位及运用于实际。
4.知道海陆比例、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名称、轮廓特征、大体位置与各大洲分界线。
5.说出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学说的论证理由与板块构造学说的定义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说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理解这样划分的理由。
2.明晰地球自转与公转各自带来的影响与现象。
3.能够在不同的地图上指出方向。
4.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高度范围的计算,并且分辨地形特征并运用于实际地图应用。
5.说出板块运动方式及带来的影响、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及大致范围。
【教学难点】
1.明晰地球自转与公转各自带来的影响与现象。
2.能够在不同的地图上指出方向。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高度范围的计算,并且分辨地形特征并运用于实际地图应用。
教学策略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主要包含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属于本书难度最大的部分,但更是我们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重中之重。由于知识点众多,复习的课时有限,所以我们在复习中更应注意重难点知识的选择。该部分的地球运动和等高线地形图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动态与静态思维转换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特征与接受能力。为此,复习过程中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求,适度适量“点到为止”,切忌过于深化和肆意加大难度。要切实联系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用好用活教材、地球仪和相关图像,使学生在观察与思考、操作与演示、联系与应用中对涉及的空间概念建立起直观的感知,并了解这此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达成各项复习目标要求。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课程标准及知识网络 【复习导入】展示课程标准、重难点及知识网络梗概。 阅读PPT上的课程标准内容。 通过学生自助阅读课标,明白今日所学的目标。
章节知识大赛 【活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 学生进行分组。 通过小组活动活跃复习课课堂。
头脑风暴 教师:提出四个任务,每组成员认领题目后,进行组内头脑风暴,答对记一分,答错不得分。每次选出一人回答问题。分别要求学生说出第一个任务地球与地球仪:地球是球体的论证过程,麦哲伦航行的路线,并且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大体位置、说说地球大小的具体数据、地球仪的概念、经线和纬线的对比分析、经度和纬度的对比分析、经纬网的运用和定位。第二个任务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对比分析、归纳二分二至日的地理现象和五带划分的地理现象。 学生讨论后举手抢答两个任务问题。 头脑风暴主要是解决一些简单的基本概念,学生自主复习的一种方式。
快问快答 教师:根据第一轮的得分,从高到低轮流作答,每次一人,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要求同学们两个任务,分别是地图的阅读和地形图的判读。重点揭示经纬网的定位问题与地形部位的判读。问答过程中教师依次展示PPT图片表格,请学生来填空缺处答案。 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回答PPT中的填空部分。 在快问快答部分主要解决地图运用的一些实际用途,经纬网定位的一些知识概念,多以结合具体题目为主。以图片表格展示为主,图文结合便于学生记忆。
攻克难点 教师:以下问题为重难点攻关,每项任务均2分钟组内讨论时间,组员记录观点,选出代表,每组依次轮流回答问题,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要求同学们讨论回答大洲大洋和海陆变迁等三个问题。重点解析七大洲的分界线和板块运动带来的影响。 小组讨论为主,看图完成,了解问题答案的同时明白知识点在图上的位置。 攻克难点部分是本次复习课的重难点部分,配合习题来进行实战讲解,并在最后进行规律总结,便于学生记忆运用于实战。
试题精练 教师:本轮为抢答题,当教师念完题目发出指令以后方可抢答,第一个站起来的获得答题权,答对给本组加上相应分数,答错的扣除相应分数。按照本节的知识概念进行例题实战,是对前面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训练。 学生抢答题目,为自己小组提高积分。 试题精练部分是对前面知识概念的专项练习,以例题展示为主,配合详细的解析,已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衔接中考 展示多道中考真题,要求学生解答。 学生解答。 将知识运用到考试实际中去,提升做题能力。
四、当堂练习
1、读图,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如图①至③所示的现象。它说明了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地球是个球体 D.海平面上升
2、小明同学绕地球最大周长行走一圈,每天走50千米,你认为他最少需要多少天才能走一圈( )
A.80天 B.160天 C.800天 D.1600天
3、关于经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
A.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B. 所有纬线均不等长
C. 东经和西经分界线是180゜经线
D. 45゜纬线的长度是0゜纬线的一半
4、下列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地区的是( )
A.120°W 65°N B.15°W 20°S
C.80°W 40°N D.175°E 10°S
5、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一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难地点在(20°S,160°W),在下图中表示轮船所在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的经纬度位置是45°S,165°E
B.C在D的西北方
C.A位于高纬度地区
D.C的经纬度位置是60°N,150°W
7、图中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昼短夜长
B.此节气后,很快就是元旦
C.此时是南半球的冬至节气
D.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
8、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阳光直射,该地纬度是( )
A.30°N B.23.5°N C.0° D.23.5°S
9、李老师到北京旅游,看见宾馆大厅的四个时钟(图7)。同一时刻四个城市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B.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C.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D.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请同学们看图回答10-11题。
10、实验楼在运动场的 ( )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11、量得图上运动场宽度为2厘米,则实地宽度是( )
A.5米 B.50米 C.100米 D.500米
12、请同学们看图回答以下小题:
①说出A、C、D处各地形部位的名称。②MN和HI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什么? B地区是什么地形?③F的海拔高度是多少?④描述E到F的方向及起伏趋势。
13、关于下图中大洲的自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七大洲中“我”面积最小,但“我”却居住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上
B.北回归线穿过“我”的南部,北极圈从“我” 的北部经过
C.“我”和大哥亚洲隔着乌拉尔山脉和白令海峡
D.本初子午线穿过“我”的西部,“我”主要居住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请同学们看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A代表的板块的名称是(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南美洲板块
15、澳大利亚位于( )板块
A.美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16、根据图中成都的大致位置分析,成都易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
答案:1-11:CCABD ACBDD C
12:具体看PPT。首先我们要明确该地图的方向,本图为指向标地图,向下为北,平移EF的连线至指向标处可得从东南向西北;读出E到F中五个点的高度,可知趋势是:升高、下降、再升高和再下降。
13-16:DACA
五、课程小结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