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6.2 .1 碳酸钠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6.2 .1 碳酸钠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碳酸钠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碳酸钠的物理性质;
2、理解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理解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知道化学实验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在实验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发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品质;
3、通过对碳酸钠用途的学习,知道化学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从而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应用
三、教学器材: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
实验药品: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碳酸钠溶液、盐酸、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4、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学生上台演示久置的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提问:从这个实验中看到了什么异常现象?提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那么气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板书课题:碳酸钠(Na2CO3) 观察实验现象,找出异常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思考出现气泡的原因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碳酸钠的性质 碳酸钠的物理性质提问:请同学们观察面前的碳酸钠,描述碳酸钠的物理性质。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提问:看到Na2CO3这个化学式,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写出碳酸钠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将实验方案写在实验报告的左侧栏中。实验验证:请大家根据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提问:因此,我们可以整理出碳酸钠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小结:化学性质:1)水溶液呈碱性2)碳酸钠+酸→盐+二氧化碳+水3)碳酸钠+碱溶液→盐+碱4)碳酸钠+盐溶液→新盐+新盐练习 观察固体碳酸钠描述物理性质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验证完成化学方程式展示,观察整理、归纳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出碳酸钠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并且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知道化学实验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通过整理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碳酸钠的用途 四、碳酸钠的用途过渡: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知道在实验室中碳酸钠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那么在工业生产中,碳酸钠又有哪些用途呢?我们根据图片一起来了解。玻璃工业制洗涤剂化工、冶金等其他部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印染工业制革工业 观看碳酸钠的用途介绍 学习碳酸钠的用途,知道化学创造人类美好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 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过渡:我们已经总结出了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现在请大家根据碳酸钠的这些性质,设计出合适的实验方案检验出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检验。提问:能否用硫酸铜或硝酸银来检验?练习 设计试验方案验证实验 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归纳总结 学生归纳,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作业 完成学案
5、板书设计
碳酸钠(Na2CO3)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用途
6、教案说明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中和反应时为什么会产生气泡,引出课题。学生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如酸和碱的部分化学性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出碳酸钠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并通过实验对本小组的设计进行实验探究。根据实验报告,整理归纳出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之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学生面前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学生根据课堂中归纳出的碳酸钠的相关性质,就能想到利用盐酸、氢氧化钙或氯化钙等物质证明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钠的存在。这两个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使学生思维逐层深入,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