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藤野先生
课前导入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的高贵品质
3.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感受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
《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名叫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先生。
写作背景
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校学习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之建立了深厚友谊。在这期间,他认识到只有文学才能改变人的精神。于是1906年他弃医从文。他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也是他世界观发生巨大变化的前夕。这年秋天,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他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写的。
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一段怎样的人生经历?
回顾了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时的生活经历。
2、文中所写事件转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词语?
3、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在北京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1-3
4-35
36-38
4、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
叙事线索: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
选材:
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在 东 京
所见所闻——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修辞:夸张、比喻、反语
所 感——
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爱 国
去 仙 台
去仙台
日暮里:
水户:
触发忧国之情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虽然得到一些优待和关照,但面对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作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辛酸,一种弱国国民难于承受的内心的辛酸,这里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自尊心。
在 仙 台
爱国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在仙台
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名信事件 ——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看电影事件 ——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在东京
所见所闻----
日暮里、水户-----敬仰忧国
匿名信事件----愤慨心酸
看电影事件----悲愤震动
弃医从文----忧国忧民
暗线 感情线索
爱国
双线结构: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
分析形象
学生采用跳读,阅读有关藤野先生的内容。并运用句式“从 的描述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是一个 的人”。小组合作完成。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 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有顿挫
学识渊博、生活俭朴
一、抓住特征
二、目睹耳闻
(1)人物身份
(2)特点鲜明的肖像
(3)治学角度
仙台医学院的医学教授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认真负责 治学严谨
热情诚恳 循循善诱
(4)对待学生的角度
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正直热忱、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
关心解剖实习
真诚关怀、正直无私、热情
了解裹脚
认真求实的精神
严谨的治学态度
正直热诚
没有民族偏见
治学严谨
文章通过以上四件事的描写,全面地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格
领会情感
弃医从文
作者认识到医学不能救国,重要的是改变国民的精神,而改变精神首先靠文艺。
文章主旨
课文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弃医从文的过程,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摈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怀念,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内容+人物形象+感情
写作特色
线索分明,记叙有序
选取典型事件,运用白描手法,突出人物品质
语言质朴,饱含深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