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2)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三对概念。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初步形成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科思想方法;
(2)运用对比,懂得三对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的应用,体验化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通过尝试设计实验,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愉悦和满足感。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2.难点: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三对概念
四、教学用品
药品:炭粉、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仪器:大试管、铁架台、酒精喷灯、带导管的单孔塞和弹簧夹、烧杯、
媒体:电脑、投影仪
5、教学过程
1.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投影】金刚石、石墨、足球烯(C60)、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他们有不同的用途,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决定结构。那么他们的化学性质如何? 【观看】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碳的化学性质 【结合生活】举一些生活中有碳元素组成的物质。一、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通常条件下碳是稳定的。【讲解】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如我国古代的字画、历经数千年却不褪色,档案材料要用碳素墨水书写。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说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碳还是可以发生反应的。【提问】 这次春游,我们去共青森林公园,同学们都去烧烤了,这利用了碳的什么性质?【录像】金刚石在纯氧中的燃烧2.可燃性【录像】 碳的不完全燃烧碳具有可燃性,但在不同的条件下,其生成的产物不同。氧气充足时,木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如氧气不足时,则会生成一氧化碳。请学生书写这两个方程式。【展示】 古代的铜器和铁器,这说明在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就已经存在了。【讲解】碳与氧气的反应其实是碳单质获得氧的一个过程。它既然可以从氧气中获得氧元素,那能不能从氧化物(比如氧化铜)中获得氧元素呢?【展示】木炭和氧化铜实物,请同学观察颜色,并思考应该在什么装置中进行?【演示实验】木炭还原氧化铜装置图教材P108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操作及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实质。3.还原性:C+CuO高温Cu+CO2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并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讲解】 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碳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碳是还原剂。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成铜,是氧化剂。因此,上述反应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碳:得氧、氧化反应、还原剂、还原性、氧化铜:失氧、还原反应、氧化剂、氧化性、【练习】 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工业上冶炼生铁工业生产煤气工业生产水煤气用途做燃料冶炼金属【实验探究】称取2g木炭与CuO的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下表: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因素是____ __;从产物分析,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______________。【装置探究】前面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有什么缺点?该如何改进?【小结】 碳的化学性质用途 【联系事例】列举生活中的事例,领会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燃性【练习】C + O2 CO22C + O2 2CO回忆旧知识,引入新知识。【观察、交流】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并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书写方程式,分析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碳具有 性。 通过事例认识碳的稳定性理解条件对物质所发生的变化的影响训练观察能力
2. 主要板书
4.2 碳的化学性质
一、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通常条件下碳是稳定的
2.可燃性
C+O2 CO2
2C+O2 2CO
3.还原性
C + CuO高温Cu+CO2
得氧 失氧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性 氧化性
二.用途
可燃性-----燃料
还原性------冶炼金属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又让学生感觉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列举生活中使用碳单质的事例,组织学生讨论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又从碳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有毒,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所有新知识点的引入都是从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引入,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让学生感觉知识浅显易懂。
教学中同时配适当的实验,怕学生看不清实验的现象,先拍好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操作及实验现象,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实质,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帮助形式建立新的概念,这样由学生的经验出发,层层推进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