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究碱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2、知道酸性氧化物的概念。3、理解碱的四条通性。(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增强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2、通过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体验用化学实验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同伴互助中交流学习,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碱的四条通性。难点: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三、实验用品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二氧化碳气体(雪碧)、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盐酸、氧化铜、铁等。仪器:试管、广口瓶、双空橡皮塞、小气球、胶头滴管、针筒 、圆底烧瓶、铁架台、镊子、药匙、酒精灯、试管夹等。媒体和教具:多媒体设备:四、教学流程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入新课 酸的化学性质,酸为什么会有这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呢?碱是否也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回忆酸的通性,引导学生类比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猜测碱的化学性质 学生猜测碱的化学性质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指导设计实验方案 讨论探究方案。小组探究实验 参与指导 按照小组的方案,通过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小组实验交流 组织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方案演示实验 提出质疑 学生讨论实验验证 给予指导 学生演示小结 激发课后探究兴趣 学生归纳六、课后反思:七、健康课堂观察点:①师生行为、师生关系②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 倾听同学发言情况。③学生的互动、合作情况④自主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形式⑤教师问题设计是否有梯度,形成问题链 ⑥实验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请问稀酸有哪五条共同的化学性质呢?酸为什么会有这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呢?我们知道的碱有哪些呢?碱是否也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呢?为什么?我们知道酸碱性通常在水溶液中才显现出来,今天我们就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为代表来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回忆酸的通性。酸都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因为碱的组成也相似,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它们可能也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复习酸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类比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猜测碱的化学性质 对照酸的化学性质,请大家猜测一下碱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呢?把猜测板书根据实验室所提供的药品,请每小组讨论一下将进行怎样的探究方案。下面请每小组按照自己的方案,通过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提示:实验操作规范,现象、结果的记录) 对照酸的通性,学生可能提出下列猜测1.与指示剂反应;2.与酸反应;3.与活泼金属反应 4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5 与盐反应6.与二氧化碳(酸性氧化物)反应; ……小组代表依据所写活动卡交流。(介绍实验设计步骤)(可视猜测情况分组进行) 小组讨论,激发探究兴趣。 猜测过程为学生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提供思路。(1、2不做重点探究)学生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教师指导 学生实验探究活动(提供实验活动卡)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实验操作、探究能力。学生实验交流,归纳碱的化学性质 组织引导学生交流,共同归纳碱的化学性质 小组代表上台依据记录交流(师生互动,共同归纳碱的通性)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形成碱的4条化学性质。1 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小组代表交流 复习酸碱指示剂2 碱与酸反应 小组代表交流 复习酸碱中和3 碱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有什么现象?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有问题老师解答) 观察试管里的颜色变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 蓝色沉淀Ca(OH)2 +CuSO4→Cu(OH)2↓+ CaSO4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产物将已有知识纳入新的认知结构。4碱与(CO2)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NaOH溶液中通入CO2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是否代表不发生化学反应呢? 怎么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学生回忆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 CaCO3↓+H2O小组讨论:(1)是否可用酸碱指示剂?学生实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再滴加酚酞(2)能否通过验证反应后的生成物?(滴加盐酸观察现象) 引起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演示演示NaOH与CO2的反应 在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浓溶液,振荡,观察现象。(质疑: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使压强变小)还有什么实验方法证明确实发生反应了呢?演示教材P15的实验:在充满二氧化碳的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浓溶液,迅速塞紧带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皮塞,振荡广口瓶。提问:小橡皮泡逐渐涨大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现象、原因)学生演示:在体积相同、充满二氧化碳的两个塑料瓶中,分别加入10mL氢氧化钠浓溶液和10mL水,振荡,观察现象。(倒出液体加盐酸验证)(学生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原因: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中消耗了,瓶中气体压强下降,空气通过短玻管进入橡皮泡而使小橡皮泡膨胀。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形成酸性氧化物的概念 金属氧化物大都是碱性氧化物,那么象 CO2这种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什么氧化物呢?酸性氧化物── 像CO2 SO2等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硫酸工厂排放的尾气里含有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将尾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看书)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 H2O 2NaOH+SO2 → Na2SO3+ H2O 学习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学生归纳、小结碱的化学性质 化学家通过了长期实验研究,得出了以上4条碱的化学性质。运用知识的迁移,我们把这4条化学性质推广到其它可溶性碱,我们把可溶性碱化学性质叫做碱的通性。PPT展示 4条通性 请学生代表归纳 归纳总结思考与讨论 固体NaOH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应该怎样保存固体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不仅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而且还能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反应,所以要密封保存。 创设情景,巩固对NaOH化学性质的掌握设计实验方案 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方法很多,通过学习,你们还有什么方法呢?请小组同学课后去探究,下一课再来讨论。 学生讨论(估计有难度)演示喷泉实验 激起小组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兴趣作业布置学生活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猜测碱的化学性质从酸的化学性质引入新课学生活动实验交流讨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演示实验学生讨论酸性氧化物归纳、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