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资源简介

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分析实验中的燃烧现象,综合认识燃烧的条件,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学习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投影)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
(设问)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可能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怎样灭火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知识。
新课教学
1、 燃烧的定义
2、 燃烧的条件
(演示实验7—1),学生观察现象
(现象)(1)铜片上白磷燃烧,铜片上红磷、水中白磷不燃烧。
(2)通氧气后,水中白磷燃烧。
(讨论)见课本P129页内容
(小结)(1)温度达到着火点
(2)氧气
(3)氧气
(启发)引导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进行讨论并交流
(归纳) 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时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过渡)火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但火灾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灾难。如2010年11月份上海静安区教师公寓的火灾除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外,还夺走了53条生命。
(投影)火灾图片
(提问)如何防灭火?
(投影)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讨论)内容见课本P129页
(结论)(1)隔绝氧气
(2)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3)清除可燃物
(归纳)根据上述的讨论,归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小结)(1)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
清除可燃物
(2)灭火方法 隔绝氧气(或空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探究)内容见课本P130页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1.灭火原理
(现象) 第1、3支蜡烛熄灭,2中蜡烛继续燃烧
(分析)(1)中蜡烛因缺氧而熄灭;(2)中蜡烛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继续燃烧;(3)中蜡烛因产生的二氧化碳将氧气排出而熄灭。
(板演)写出上一反应方程式
2.设计灭火器
(根据图7-9原理,设计灭火器,教师评价)
(阅读)课本P131表7-2,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提问)如遇火灾,你应怎样做才对?
(介绍)安全救火常识和逃生措施
四、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阅读)课本P132页“资料卡片”,了解什么是“爆炸极限”?
(演示实验7-2),学生观察现象
(现象)金属罐被高高掀起,产生巨大的爆鸣声。
(讲解)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越大,燃烧越剧烈。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以免发生爆炸。
(看图7-13),了解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阅读)课本P134页“资料卡片”,了解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是的注意事。
课堂练习(见投影)
课堂小结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和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