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5.1 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5.1 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

资源简介

常见的酸和碱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探究式教学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和稀释问题。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体验的成功地感受。
二、教学重点:
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
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四、教学过程:
一、常见的酸
【引言】 “酸”对你来说一定不陌生.食醋有酸味,因为食醋中含有醋酸;有些水果有酸味,因为水果中含有各种果酸。“碱”对你来说可能不如酸那样熟悉,其实你也曾遇到过。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它们都属于碱。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
【资料】生活中发现的酸和碱
“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最早,在制酒的时候,有时把比较珍贵的酒放在窖中保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酸。
“碱”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灰。人们将草木灰放到水中,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
【讲述】 我们曾经做过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的实验,你还记得溶液变了什么颜色了吗?是什么物质使溶液改变了颜色?
【实验1】 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或小试管)里分别滴入几滴白醋、石灰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在这些溶液中各呈现什么颜色?石蕊呈现的颜色和溶液的酸性有什么关系?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白醋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小结】 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相似,白醋、稀盐酸这些有酸味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表现为酸性。
相反,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这些溶液显碱性。食盐水、蔗糖水等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呈中性。
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溶液,称为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有多种,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活动与探究】 书上49页指导学生看书
【讲述】 植物中含有一些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用这些植物的汁液,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学生实验】 把紫卷心菜的叶片撕碎,放在研钵里研碎,加入适量水和酒精(两者体积比为1:1)浸泡,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然后把事先剪好的滤纸放入其中浸泡5分钟后取出晾干,同时,将上述植物色素提取液分别滴入白醋、蒸馏水、。
【讲解】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实验】展示浓盐酸和浓硫酸
浓盐酸的挥发性:观察白雾。
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
【实验】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
【总结】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讲解】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1、 遇酸碱指示剂
2、 和活泼金属反应。(实验演示铝,镁,铁,锌)回顾方程式。
三、和金属氧化物铁锈反应。(实验)观察现象。讲解方程式的写法。
【引出】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作业】:教材课后习题。和导航。有能力的选作中考必备。
3、 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的俗名和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遇指示剂的变化
与非金属氧化物CO2,SO2等的反应。
归纳方程式的写法,现象。
【归纳】酸,碱具有相似的性质的原因。
引入:趣味实验
提问:为什么两只剥可壳的鸡蛋只有其中一只会慢慢进入烧瓶中?
提示:刚才我往两只烧瓶中倒入的都是氢氧化钠溶液,而其中的一个烧瓶中充满的是二氧化碳。
【习题】书后习题,导航,有能力的选作中考必备
CO2
空气

B
A
B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