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经过实验与探究,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合作精神,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策略分析:
1、学生在课题“制取氧气”的学习中,已初步了解了气体的制取不仅要考虑反应原理,还要根据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等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因此,在进行本课题教学时,要善于采取对比的方法组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在回忆、对比、分析、归纳、实验等过程中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为增强讨论和探究的效果,教材给出了一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仪器。教学中,把这些图片复印放大,让学生先通过“拼凑”这些仪器模型的方法来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再组织小组交流与展示,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教学准备:
1、将教材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仪器图复印;
2、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有关仪器和药品。
3、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2人。
教学方法:对比、讨论、探究相结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反应原理1、你能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吗?2、实验室怎样制取CO2? 写有关化学方程式师生共同探究 通过复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二.装置的确定(引入)如何根据反应原理来确定用何种装置制取CO2气体呢?根据实验室制取O2装置,小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收集气体一般有哪几种方法?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归纳小结。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阅读教材P110。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小结,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互相合作、启迪,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组织学生讨论:O2CO2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是否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分组讨论;提出疑问。完成表格;确定装置。 通过对实验室制取O2、和CO2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以及是否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等内容的比较,为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奠定知识基础,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材P111有关仪器。提供有关仪器的卡片,让学生自由选择,拼一拼,装一装,设计并组装一套制取CO2的装置。(要求各小组完成设计和组装,并向全班展示所设计的装置图,小组代表交流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比较实验装置优缺点, 设计与组装;展示与汇报;讨论与点评。 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增强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从学生自己设计的装置中选择几套典型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讨论与思考)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怎样验满?实验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讨论并交流有关问题的思考。 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制取二氧化碳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按实验装置制取一瓶满的CO2气体,并对所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自己设计成果的乐趣。
板书设计:
一.反应原理
二.装置的确定:
固体加热装置
1.发生装置
液体加固体制气体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2.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集气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装置:与过氧化氢制氧气装置相同
2.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3.检验:用澄清石灰水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