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燃烧和灭火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重点: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关键: 利用活动元教学原理,设计一些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具)资料
小蜡烛(2支)、水、镊子、酒精灯、烧杯、棉花、小石子、小木条、滤纸、小刀、抽滤瓶、试管、灭火器。白磷、红磷、碳酸钠(固体、浓溶液)、盐酸(1:4、浓)、导管、烧杯(500 mL1只、1 000 mL3只)、铜板、吸耳球、酒精灯。
教 学 流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预习内容: 1.回忆曾经学习过的物质在空气或在氧气中燃烧的实例:2.燃烧指的是:3.燃烧的条件:4.灭火的方法: 提前展示预习内容 自习预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自学方法1.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2.对于较简单的内容,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自主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知识要点及知识体系1.演示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2.探究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一)A组:探究如果缺少可燃物能否燃烧仪器药品:木炭、石块、酒精、水、火柴、酒精灯B组:探究如果缺少空气(氧气)能否燃烧仪器药品:蜡烛、火柴、酒精灯、集气瓶C组:探究如果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能否燃烧仪器药品:酒精灯、火柴、纸盒、水、坩埚钳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三者必须同时满足。3.引导得出着火点的定义4.燃烧条件的应用(1)如果不继续往炉子里添柴火,炉火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2)如果把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柴夹出来,柴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4)利用燃烧的条件,思考怎样燃烧会更旺呢?可举出具体的实例。5.灭火原理及方法的探究1.实验探究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并思考为什么该方法有效。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任满足其一。6.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应该怎样灭火,其原理是什么?(1)炒菜的锅起火了;(2)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起火;(3)邻居吸烟,不慎引燃被子发生火灾;油田起火,采用降低其着火点的方法将其熄灭是否可行。为什么?(本课疑点)课堂练习题设计学生总结质疑分层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相应的自习方法演示小魔术,设问“为什么手帕烧不坏”。导入对燃烧条件的探究。多媒体展示图片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指导同学们安全、正确的完成实验。引导同学们得出正确的结论。演示实验步骤一:如下图步骤二:将薄铜片上的红磷与小石头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小魔术大解密组织学生讨论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控制不当将演变成无情的火灾。同学们例举生活中的燃烧时,有人就提到了火灾。[多媒体展示] 衡阳11.3特大火灾。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发现他们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提示,让整个探究过程顺利进行。鼓励各组的实验方法。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灭火原理。多媒体展示图片“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是本节课的疑点。可将着火点比喻成铁、铜等物质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固有的物理性质,不能随便降低。指导学生完成指导教材131页:2.3.4.5.6题 体会应用回答提出的问题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按照所给仪器探究“燃烧的条件”。2.根据实验现象一起讨论燃烧的条件。八分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起评出最佳的结果。根据燃烧的条件,思考小魔术中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根据燃烧的条件讨论后回答分为六个探究小组进行实验探究。6分钟后,派一个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完善。根据灭火的原理完成讨论学生思考思考讨论完成质疑 从小魔术引入课题,体会到化学的神奇。很好的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从生活中发现化学,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对探究的热情。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探究内容在教材的演示实验中略有改进。增加了对不可燃物的探究。更加有利于同学们得出燃烧的条件。据所学的内容,解释魔术的奥秘,同学们初尝掌握新知识的喜悦。从化学走向生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在新知识的运用中形成发展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同学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以衡阳特大火灾过渡到燃烧有利还有弊。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给定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分组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大家的默契,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将理论用于实际,巩固灭火的原理。情感上认识火灾是可以控制的,掌握有效的灭火方法能防止发生火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以提问的形式提出本节课的疑点。形象的比喻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着火点不能降低。通过知识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知识答疑解惑巩固知识 28256552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