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复习【课时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认识化学反应。2.通过分析具体的化学反应,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3.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认识化学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化学定量研究的实际应用。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其书写方法;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3.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学习活动】任务一 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2.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B.石墨制成金刚石C.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36g水D.20g酒精和20g水混合后得到40g酒精溶液3.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4.2020年6月23日北京时间9点43分,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其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四氧化二氮(N2O4)为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2H8N2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B.X为一种有毒的物质C.生成的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在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D.C2H8N2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1)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小新同学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引燃瓶中的白磷,白磷引燃后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3)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打开橡胶塞,发现瓶中又开始产生大量烟,你认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然后,他又立即将橡胶塞塞回去,这时天平___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变式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9 x 7 6反应后的质量(g) 1 2 29 24A.x的数值为32B.若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1∶9D.若丁为水,则甲或乙必定为酸或碱任务二 化学方程式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Fe+3O2Fe2O3 B.CO2+Ca(OH)2=CaCO3+H2OC.Zn+H2SO4=ZnSO4+H2 D.CaCO3+2HCl=CaCl2 +CO2↑+H2O7.对于以下三个化学反应相同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2Mg+O22MgO;2C+O22CO;2CO+O22CO2。①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②都是化合反应 ③都是单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④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都为2∶1 ⑤都是氧化反应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2)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________。9.2019 年,我国华为公司推出5G芯片,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如下:将SiCl4和H2在高温的条件下,转化为HCl和Si。(1)请把第2个方框中微观粒子补充完整。(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3)生成物中HCl和Si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变式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5∶4任务三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0.将氯气和二氧化硫按71∶64的质量比同时通入水中,会生成两种常见的酸,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现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3.3g,则最终要想得到中性溶液,还需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g。11.将30.6g氯酸钾( KClO3 )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21.0g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12.石灰石是常见的主要矿石之一,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一些矿石样品,并取来稀盐酸200克,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 1 2 3 4加入样品的质量(克) 5 10 15 20生成CO2的质量(克) 1.76 3.52 4.4 m(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2)上表中m的数值是多少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3.将某生铁样品5.82g,放入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1)计算反应停止时产生氢气的质量。(2)求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变式3】将20g炭粉与80g氧化铜置于密闭容器中隔绝空气加强热(已知C+CuOCu+CO↑和C+2CuO2Cu+CO2↑),充分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容器内各相关量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课后作业】1.锌和一定浓度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水和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2 B.CO C.NO D.H22.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银放入稀盐酸中:2Ag+2HCl===2AgCl+H2↑C.碳酸钠投入稀盐酸中:Na2CO3+HCl===NaCl+CO2↑+H2OD.氯酸钾分解制氧气:2KClO32KCl+3O2↑3.碳酸氢铵区别于其他氮肥的重要特点是在常温下就能闻到强烈的氨味,其反应原理是NH4HCO3===NH3↑+CO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是( )A.H2O B.H2 C.CO D.N24.现将20g 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g C和11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20∶11 B.20∶7 C.5∶4 D.16∶115.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6.硝酸银(AgNO3)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光照或加热的条件下化学性质不稳定:2AgNO32Ag+2NO2↑+X↑。(1)Ag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2)上述反应中,生成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3)实验室保存AgNO3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7.如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增减。(2)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涉及到的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8.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t1、t2时刻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1)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丁和甲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_。(3)某时刻,若容器中甲的质量分数为18%,则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9.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甲中小樱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为m1,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则m1____________m2(填“>”“<”或“=”)。(2)实验乙中小兰称量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为m3,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完全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4,而m3>m4,你认为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在一定条件下,5g A物质和7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若生成6g C,则生成D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10.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6.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评价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学习活动】1.B 2.B 3.A 4.B 5.(1)防止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使锥形瓶炸裂 (2)产生大量白烟 4P+5O22P2O5 (3)过量的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继续燃烧 不平衡 【变式1】C 6.D 7.A 8.(1)C+O2CO2 (2)H2+CuOCu+H2O (3)HCl+NaOH===NaCl+H2O 9.(1) (2)SiCl4+2H24HCl+Si 置换反应 (3)73∶14 【变式2】D 10.Cl2+SO2+2H2O===H2SO4+2HCl 160 11.80.1% 12.(1)第三次、第四次 (2)4.4 (3)80% 13.(1)0.2g (2)96.2% 【变式3】D【课后作业】1.C 2.D 3.A 4.B 5.C 6.(1)+5 (2)O2 (3)避光、密封保存 7.(1)分子 没有 (2)1∶2 N2 8.(1)1∶8 (2)1∶1 (3)33% 9.(1)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 (2)CaCO3+2HCl===CaCl2+H2O+CO2↑ 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了 (3)6 10.(1)2.2 (2)88.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