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大自然美丽神奇,千姿百态。在我们的地球表面,高高低低起伏不平,构成了不同的地表形态,我们如何在平面上将它们描绘出来呢?(板书)第二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一、海拔和相对高度1.高度的定义课本中说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高8844米。可是拉萨的小卓玛告诉他,在他们那里看到的珠穆朗玛峰大约是4000米。小明很疑惑“怎么同一座山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呢”?同学们,你能帮小明解决疑惑吗?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问题:1.什么是海拔高度?2.什么是相对高度?生:(可能的答案)1.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2.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算一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的洼地——死海,海拔约为-415米。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生:(可能的答案)8844-(-415)=9259(米)2. 地表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小组活动:观察地图,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1.陆地表面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2.这些地形类型的异同。生:(可能的答案)1.陆地表面主要的地形类型有: 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2.五大地形类型在海拔高度、坡地 陡缓上都不相同。师生共同总结:风景链接:欣赏图片,认识地表的不同形态。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的定义师: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这种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生:观看动画演示,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2.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小组活动: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D四点的海拔高度是否相等?2.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吗?3.每条等高线是闭合的还是开放的?相互交叉吗?4.你发现等高线的疏密与山坡的陡缓有没有关系?有何关系?生讨论回答:(可能的答案)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同线等高)2.同一幅地图,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等高距)相等。(同图等距)3.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相互不交叉,可重叠。4.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活动探究: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爬坡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相关知识回答:分别从AB坡与CD坡爬山,哪个更容易呢?为什么?生:(可能的答案)AB坡更容易。因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师:展示图片“山体部位”:思考:自然界中的山脉起伏连绵,一座山有不同的地形部位,该怎么用等高线表示呢?3.等高线表示山体部位参照课本图2-2-4“等高线表示的地形部位及特征”图,观察各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的特征。山峰:等高线闭合, 中间高、四周低。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脊:两边低,中间高,等高线向低处凸出鞍部:两座山峰中间的低地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小组活动:总结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图特征及其语言描述。“试一试”: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找出山体的不同部位。模拟探究:手背山体等高线模型。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具体做法是伸出自己的左手,按照下图所示用彩笔画在手背上,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活动:在手背山体中找到各个山体部位。再向手背上撒些水,观察水流的方向。生:(可能的答案)山谷是集水线,一般能形成河流。山脊是分水岭,一般不会形成河流。4.等深线地形图结合教材,读图回答:什么是等深线?等深线地形图的作用是什么?生:(可能的答案)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作等深线。等深线地形图可以表示水域底部地形高低起伏的状况。动手操作: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小组合作完成:1.制作材料:选择黏土、橡皮泥或泡沫塑料等。2.参照图2-2-6,制作出等高线地形模型(图2-2-7)3.运用制作的模型,说出各地形部位的名称。4.参照等高线地形图,说出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的形状特征。三、分层设色地形图1.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定义结合教材,读图回答:1.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生:(可能的答案)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按照不同高度和深度,着上不同的颜色,以表示地面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就叫作分层设色地形图。2.分层设色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相比更有什么优势?生:(可能的答案)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更强,既可以了解某一地区的海拔和相对高度,还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识别出不同的地形类型。拓展延伸:地形剖面图师:(讲解)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课堂总结】【当堂练习】1.黄山比泰山高出349米,这是黄山与泰山的( )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C.海拔高度 D.一般高度2.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盆地底部的海拔是( )A.-132米 B.1668米 C.132米 D.900米3.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 )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A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2)B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3)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________(填数码)。参考答案:B 2.A 3.D4.(1)600(2)鞍部(3)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