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本课题是对前面所学“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对高中阶段“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的学习将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一座桥梁。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
2、教学难点:控制变量法探究燃烧的条件。
3、解决措施:(1)通过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燃烧的条件。
(2)通过互动实验让学生理解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3)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通过熄灭蜡烛了解灭火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增强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故事引入
【师】今天天气晴朗,小明的父母准备带着小明和一家人来一次有趣的露天烧烤,他们带着很多好吃的和器材,经过漫长的爬山,终于来到目的地。突然,小明爸爸惊慌的说:“遭了,没带打火机。”怎么办?今天的烧烤还有办法继续吗?火还有办法生起来吗?正当大家不知所措时,小明看着爷爷脸上戴着的老花眼睛,心中暗暗有了主意。
〖设计意图〗
生动的故事引入,自然。学生都见过做过的事情,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投影图片】展示本节教学目标。
(二)燃烧条件的探究
1.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小明的故事,请大家大胆的猜想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生〗回答。可燃物,氧气,达到一定温度以上(或其他)
2.实验一 分别去点酒精和水
【师】演示试验并讲解要点。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想象?都可以被点燃吗?
〖生〗酒精可以而水不可以。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生〗讨论、交流、回答。 (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
【师】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生〗可燃物
【结 论 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3.实验二 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罩起来
【师】演示试验并讲解要点。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想象?
〖生〗烧杯罩起来的蜡烛一会儿熄灭了。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生〗讨论、交流、回答。 (蜡烛燃烧消耗烧杯内的氧气,最后熄灭。)
【师】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生〗要有氧气。
【结 论 二】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
4.实验三 分别点燃纸条和进缠在铁棒上的纸条
【师】演示试验并讲解要点。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想象?
〖生〗铁棒上紧缠的纸条点不燃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升大家,铁是热的良导体。
〖生〗讨论、交流、回答。 (铁棒导热,把纸条受到的热传走了,纸条无法达到着火点。)
【师】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生〗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结 论 三】可燃物要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从而激发对探究的热情。
(2)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3)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三)燃烧条件的总结
【师】文字和图片展示
〖设计意图〗
1、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将零散知识形象化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培养。
(四)燃烧概念
【师生总结】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设计意图〗
1、进一步对知识进行提升拓展。
(五)探究反思及灭火原理
【师生反思】如果燃着的物质被破坏一个或几个条件会怎样呢
【师生活动】(灭火大比拼)熄灭燃着的蜡烛并分析破坏燃烧条件中的哪一个。要求:同组的准备尽量多的方案,然后交流。
【总 结】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态度。
(六)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2.小星在纸折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对纸船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C)
A.纸不是可燃物
B.纸没有与氧气接触
C.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D.水能灭火
3.为什么蜡烛一吹就熄,而炉火却越吹越旺?
蜡烛的火很微弱,用嘴吹,气流带走了灯芯周围的热量,温度降低到着火点
以下,故熄灭;而炉火很旺,用嘴吹,带走的热量很少,反而带进更多的氧
气,所以燃烧更旺。
4.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钻木取火的奥秘。
钻木取火是利用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以上,进而燃烧,取得火源。
〖设计意图〗
1、恰当地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2、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兴趣。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简单的了解了燃烧,知道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灭火只需破坏燃烧的条件,缺一即可。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总结本课的重点。
(8)作业布置
1.通过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常见的灭火器及其原理、使用方法。
2.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学习环境中,有哪些可能有引起火灾的事情。
〖设计意图〗
自主通过查资料的方式了解下一节的内容,同时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是化学。
五、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缺一不可
和 灭火
二、灭火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缺一即可
2 /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