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激起对化学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重视防火安全,珍爱生命,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难点: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三、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第二单元关于氧气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一些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再加上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具备了对燃烧现象及灭火原理进行深入研究,以获得理论上升华的能力和条件。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的“燃烧”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对以后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四、教学过程【情境设疑】:酒精可以燃烧吗?手帕可以燃烧吗?如果我们把手帕用酒精浸湿后点燃,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演示实验】:魔术实验——烧不坏的手帕【设疑引入】:酒精可以燃烧,手帕也可以燃烧,为什么用酒精浸湿手帕之后点燃,酒精燃烧了起来,燃烧之后手帕完好无损呢?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这些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有关,学习完今天的课程我们再来解决这些问题。【温故知新】:回忆我们学过哪些物质燃烧,思考一下这些燃烧有什么共同点?事 例 观 察 到 的 现 象硫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固体燃烧反应的特征: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讲述】: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小试牛刀】:下列变化中哪一种是燃烧?1.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2.食物的腐烂3.铁的生锈4.动植物的呼吸5.点燃火柴【过渡】: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思考】:下面哪些物质可以燃烧?火柴、玻璃棒、蜡烛、泥土【归纳】: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实验7-1】探究燃烧的条件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Ⅰ),观察现象。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如图Ⅱ),观察现象。【演示】:实验7-1探究燃烧的条件【讨论】: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归纳】: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讲述】:燃烧的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必须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够燃烧。【提出问题】:如何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思考】:1、森林着火应该怎么灭火?为什么?森林着火时,将火势蔓延前方的树木砍掉,形成一段隔离带。这样的做法是隔离可燃物。所以灭火的第一种方法是: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实验结束后,如何熄灭酒精灯?利用的是什么原理?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氧气。3、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如何灭火?消防员一般利用高压水柱来灭火,因为水能够降低温度,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归纳】:灭火的方法1.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其中一个条件成立即能灭火)【演示实验】探究灭火的原理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蜡烛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请用灭火的原理来分析。【现象及分析】:现象 分析Ⅰ 熄灭 烧杯隔绝空气Ⅱ 正常燃烧 同时具备燃烧的3个条件Ⅲ 产生气泡,蜡烛熄灭 生成的CO2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的大,可隔绝空气【过渡】:我们生活中用到的灭火器原理实际上和实验Ⅲ中的原理是一样的。【播放视频】:灭火器的原理【思考】:那么谁能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来解释一下“烧不坏的手帕”的趣味实验中为什么酒精燃烧之后手帕不会被烧坏?【魔术原理】:实验中用到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其中酒精的着火点较低,它很快地燃烧了。而且酒精的沸点只有78℃,水的沸点是100℃,所以,酒精很容易从手帕中挥发出来烧掉,一部分水仍然留在手帕上,保护着手帕。另外,在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挥发了,这些挥发的水汽带走了手帕上的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了手帕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以上的两个因素保护了手帕的安全。【牛刀小试】: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蔬菜。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3.森林火灾,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4.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巩固练习】: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曹军的木船是: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根据灭火的原理,起火后曹军的部分战船逃脱,这些战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军,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烧得更旺。2.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释下面的成语?杯水车薪 釜底抽薪 火上浇油 煽风点火 抱薪救火3、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进行灭火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迅速盖灭C.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5.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以总结归纳出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2)图B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扇子扇煤炉火,越扇越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书本第135页课后习题1、2、3、4、6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课题1 燃烧和灭火1.可燃物一、燃烧的条件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1.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二、灭火的原理 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