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认识我国不同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差异对我国工业分布的影响。2.运用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工业产值分布图等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特点。3.通过读图、分析,了解我国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学重点】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格局。教学过程【课堂引入】经过数十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工业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完善,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国家。(板书)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二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二、工业的分布1.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师:某地计划建设一家大型食品加工厂,假如你这是这家工厂的负责人,说一说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生:(可能的答案)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原料(农产品类型、数量及质量)、水源、市场需求、生产技术等。师:你能总结一下,工业的发展还需要哪些条件吗?(板书)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活动探究1 师:读图和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我国沿海、沿长江、沿京广线的主要工业城市。生:(可能的答案)我国沿海的工业城市主要有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厦门等;沿长江的主要有攀枝花、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沿京广线的主要有北京、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等。2.指出哪些地区工业城市分布比较密集,有哪些重要的工业基地。生:(可能的答案)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等。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主要的优势条件等。(板书)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3.工业分布的特点3.说说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东西差异,并概括我国工业分布特点。生:(可能的答案)跟我们食物、服装、出行交通等等。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城市比西部地区数量多,分布密集。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板书)东密西疏活动探究2:读图和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工业增加值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域,说说它们的分布特点。生:(可能的答案)工业增加值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江苏,广东和山东,他们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分别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2.比较云贵高原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增加值的差异,说说它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生:(可能的答案)云贵高原地区的工业增加值远小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承转:经过几十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4.工业取得的成就师:阅读相关图表和资料,说说你的发现。生:(可能的答案)建国以来,中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特别是1998年至2010年段。建国以来,我国的工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板书)工业产值增长快5.工业面临的问题师:观看视频,并思考:我国工业遇到了哪些挑战 生:(可能的答案)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生:(可能的答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还存在资源和能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板书)能耗高、污染严重【课堂小结】【当堂练习】1.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A.黄河沿河地区 B.西南山区C.东部沿海地区 D.西北内陆地区2.工业布局要求合理,你认为下列地区适合发展制糖工业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3.下列城市属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城市是( )A.沈阳、武汉 B.重庆、杭州C.南京、上海 D.广州、深圳4.下列不是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市场广阔 B.水陆交通便利C.矿产资源丰富 D.气候宜人5.我国有两个省份目前还没有主要工业中心分布,他们是( )A.新疆、西藏 B.青海、甘肃C.西藏、青海 D.云南、新疆【参考答案】1.C 2.B 3.C 4.D 5.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