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及难点】1.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2.分析、归纳、概括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3.黄河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4.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教学策略我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丰富的河流和湖泊,寄给我们提供了灌溉、航运、旅游便利,又蕴藏着丰富的水产、水力资源,但是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湖泊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大不相同,所以了解我国河流的分布情况,认识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对体抵御各类的自然灾害,实现人地关系,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河流跟湖泊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通过学习也可以为下一章中国自然资源中的水资源的基本状况打下基础。四、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知识网络,进入复习课 【直接引入】框图展示 联系已有知识,结合知识网络,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通过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环节二: 要点梳理 —头脑风暴 【课堂活动】分小组,展示任务一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 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读图并结合所学内容,完成要点梳理内容的填写 通过读图明确我国河湖众多,找出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课堂活动】展示任务二:长江的基本概况 根据长江流域图,找出长江发源地,入海口、分界点等,并完成梳理内容的填写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我国长江的基本概况【课堂活动】展示任务三:长江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问题 根据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找出长江的资源开发,以及长江生态问题并完成内容的填写 通过分析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的认识水能开发与地形地势的关系【课堂活动】展示任务四:黄河的基本概况 根据黄河流域图,找出黄河发源地,入海口、分界点等,并完成梳理内容的填写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我国黄河的基本概况【课堂活动】展示任务四:黄河的开发利用及生态问题 结合示意图,找出黄河的贡献以及黄河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完成相关的问题的填写 通过图表分析黄河生态问题以及思考相应的措施【课堂活动】展示任务五: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通过自然灾害分布图,找出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通过分类总结,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过渡 【提出问题】我国不同的地区的河流有什么样的水文特征呢 思考并回答环节三 要点梳理 —快问快答 【图文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要点梳理】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1.说出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 2.从河流的分布位置上分析; 3.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上分析; 4.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上分析; 通过实际的阅读地图和教材,把握具体的知识重点概括明确: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外流河主要分布在气候较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北方地区的河流一般汛期、有结冰期、流量小、含沙量大,南方地区的河流大多流量大、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图文展示】中国领土疆域与邻国图 【要点梳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分别从以下方面思考: 1.从自然灾害的种类上分析; 2.从自然灾害的分布上分析; 3.从自然灾害的危害上分析; 4.从自然灾害的频率上分析。 结合地图,运用资料归纳总结,说出我国主要灾害的主要特征概括明确: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是分布广、危害大、频率高过渡 【提出问题】长江和黄河的有什么贡献和生态问题呢? 思考环节三 重难点解析 —攻克难点 任务一:分析、归纳、概括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 结合地图,举例说出:长江的主要开发利用方式; 结合地图和资料,找出:长江中游河段洪涝灾害的原因以及具体治理措施。 分组合作,学会阅读地图,概括所需要的信息任务二:分析我国夏季风显著的成因及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结合地图分析:黄河不同河段的生态问题以及原因; 结合地图和资料,归纳:黄河生态问题的相应治理措施。 结合文字和地图,进行分析,了解它们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具体措施,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五、易错题精练——力挽狂澜考点一:我国主要河流与湖泊例题1: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 )A. 青海湖 B. 鄱阳湖C. 洞庭湖 D. 巢湖例题2:塔里木河的河水补给来源和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 )A. 雨水,夏季 B. 冰雪融水,夏季C. 雨水,冬季 D. 冰雪融水,冬季例题3:下列汛期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A. 珠江、黄河、长江 B. 珠江、长江、黄河C. 长江、珠江、黄河 D. 黄河、长江、珠江考点二:长江水文特征及社会经济影响例题1:读河流人工裁弯取直工程图。此工程重点治理的河段是( )A. 川江 B. 荆江 C. 沱沱河 D. 金沙江例题2: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的原因主要是( )A. 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南侧B. 夏季风的影响自北而南逐渐推移C. 主要湖泊在干流两侧均有分布D. 南北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例题3: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及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A. 中游,葛洲坝 B. 上游,小浪底C. 上游,三峡 D. 下游,三峡考点三:黄河水文特征及社会经济影响例题1:唐代诗人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天上”与“海”指的是( )A. 巴颜喀拉山、渤海 B. 昆仑山、黄海C. 喜马拉雅山、渤海 D. 冈底斯山、东海例题2:下列关于黄河的“忧患”描述不正确是( )A.上游的植被破坏B.中游的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泥沙淤积C.下游的“地上河”D.中游的凌汛例题3: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减少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A. 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B.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少C. 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蒸发量大,水量减少明显D. 沿岸污染严重,可用水少例题4: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要措施是( )A.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B.上游兴修水库C. 下游加固堤坝 D.中下游疏浚河道考点四: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分布例题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干旱 B.泥石流C.工厂废水污染水源 D.地震例题2: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A.寒潮、地震、滑坡B.水土流失、大气污染C.地震、滑坡、泥石流D.滑坡、台风、泥石流例题3:学好地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下列较合理的是( )A.陡坡地种水稻,平原地栽果树B.雾霾发生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C.夏季去新疆带雨伞,冬季游海南穿羽绒服D.遭遇泥石流时,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往山谷快跑答案:B; B; B; B; B; D; C; A; D; A; A; C; C; B六、链接中考1.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A.松花江B.黄河C.海河D.雅鲁藏布江2.下图是我国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下列对甲、乙、丙、丁四条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B.乙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C.丙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D.丁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3.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交会处,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带动作用,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南麓,注入黄海,为外流河B.上、中、下游分界处分别是宜昌、湖口C.流经多个地形区,包括黄土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D.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流域主要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4.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说法,正确的组是( )①长江汛期的持续时间长于黄河②黄河中游易产生水土流失和凌汛现象③长江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在下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④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⑤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A.②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5.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最合理的是( )A.黄河中游陡坡垦殖B.长江上游发展水电C.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D.黄河下游发展航运6.近期抖音点赞量极高的一段黄河水变清的视频,改变了人们对“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认知。引起黄河水变清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降水量变多,水变清B.沿河排放的污染物减少C.中游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D.沿河城市绿化面积增加7.今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多地出现洪涝灾害,主要原因是( )A.连降暴雨B.农业用水量减少C.气温升高D.植被破坏严重8.下列措施中,能减少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的是( )A.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B.退耕还林还草,修建防护林体系C.大量增加牲畜数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D.大力开垦草原,增加耕地总面积5.“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已成为城市居民新的生活方式,从气候角度看,下列城市“共享雨伞”使用率最高的是( )A.乌鲁木齐 B.西宁C.哈尔滨 D.长沙6.若下表中四个城市是广州、北京、兰州、拉萨,则字母与城市搭配正确的是答案:A;C;B;D;B;C;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