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小学一年级苏科版心理健康教育上册教学设计★★备课时间: 活动时间:活动主题 第1课 我是小学生设计理念 1.一年级学生怀着不安与渴望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他们将面临很多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如何和新老师、新同学建立亲密的关系,从中体验学校生活的愉快?学生不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其独立性和自信心发展比较缓慢;另外,有些学生的个性品质,如敏感、多疑、嫉妒、依赖及自卑等,也是导致他们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重要原因。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学生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为他们顺利度过整个小学阶段奠定基础。2. 根据《纲要》“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的要求进行选题和编写,从“自我认知”的角度,帮助学生从行为到意识逐步认同自己的小学生身份。3.本课通过情境表演、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校生活预期,消除胆怯、疑惑的心理,产生主动适应学校生活的愿望。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在看图和交流讨论中,能够认识到自己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变,了解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懂得遵守学校的规则。过程方法目标:在情境表演和交流中,能用自己的方式发现和表达出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区别,并且能说出烦恼和困惑。情感态度目标:在合作表演和交流中,体验新环境、新角色、新规范,感受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和喜悦。活动准备 1.班级学生、任课教师的照片。2.相关视频、音频。活动过程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复备栏1.热身活动(5分钟)。(1)播放《上学歌》,师生可以边唱边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2)伴着轻缓的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背着书包来上学,你高兴吗?因为我们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板书课题:“第1课 我是小学生"。(3)鼓励学生大声说出“我是小学生”这句话。 以唱歌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同小学生这一身份。2.体验活动(10分钟)。(1)观看视频:“我在学校的一天”(视频中包括暖心坊4幅图)。(2)你们的小学生活也是这样吗?新的小学生活给你们带了来哪些变化?你们能说说吗?(在学生说变化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追问孩子内心的感受是什么)(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回顾校园生活,追问学习感受,分享成为小学生后的心理变化和愉悦。3.主题探究(15分钟)。活动一:“学生小档案”(5分钟)(1)我们的小学生活开始了。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我们有自己的班级,有自己的学号,交到了新朋友,认识了新老师。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抢答游戏,看谁知道得多。(2)抢答游戏:“我知道”。游戏规则:教师出题,学生抢答。第一个抱臂坐好的同学才能回答。题目:出示一张班级同学的照片,他(她)是谁?出示一张任课教师的照片,他(她)是谁?他(她)教什么学科 小结:在班上,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喜欢的老师是谁?填写在课本第2页“我的个人档案”上。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比如画一画、拼一拼等。(3)每个人轮流说说自己填写的内容,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自己的朋友和老师(小组交流)。(4)拥有了自己的小档案,你的心情如何(全班交流)?小结:祝贺你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活动二:“猜猜谁是小学生”(10分钟)(1)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那么小学生应该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从课本第3页中任选一个场所和一个活动,根据你选择的角色把情境演出来,让同学们猜猜你演的是小学生吗 (2)活动建议:以4人或3人为小组开展这个活动。教师要适当地对学生的表演给予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对每组表演的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3)比较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4)除了同学们表演的这些,我们作为小学生还要做到哪些呢? 用抢答游戏和表演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分享成为小学生的自豪和愉悦,了解身份变化,巩固对小学生身份的认同感。4.总结回顾(5分钟)。(1)教师配乐明读课本第4页成长苑中的儿歌。(2)大家说一说,怎样才能做一名好学生 (3)结合《小学生守则》录像和《学生一日常规》录像,引导讨论:大家看一看,录像中的哥哥姐姐哪些行为特别好,特别有小学生的样子,值得我们学习的?(4)大家再读成长苑中的儿歌。要一边读,一边拍手,争取能记住。(5)成为小学生后,就要遵守《小学生守则》。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学生守则之歌》。想想自己做得怎么样,还有哪些没做好,要努力去做到。 在看录像、唱儿歌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规范,树立做一名合格小学生的信心。5.课外拓展(5分钟)。(1)刚刚成为一名小学生,一定会有些不适应的地方,也会有一些烦恼。(2)想一想:我的烦恼是什么 我该怎么办 (3)把你的烦恼和爸爸妈妈说说,他们一定会帮助你的。 正视小学生身份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适应不良,让学生知道如果不适应,有烦恼也是正常的。活动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