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梳理

资源简介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 世界观与方法论: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
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 区别: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②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 联系:①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辩证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四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 唯物主义
(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把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原子、分子,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3 唯心主义
(1)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
外化和表现 (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五 哲学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判断:1.气者,理之依也。( )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3.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 ) 4.原子和虚空是物质的本原。( )
5.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 )
6.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心无外物( )
7.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
8.如神创论/柏拉图的理念观/ ( )
9.朱熹:理生万物,理在事先/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
1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看风水)( )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①物质是对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的概括,≠物质具体形态
②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自然界本质上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④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构成社会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是客观的物质因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意识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⑤社会实践是产生意识的根本途径。
▲判断: 1.有了人脑就有意识( ) 2.意识来源于人脑( ) 3.意识源于人的灵感( )
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5.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一 规律是客观的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静止观,如刻舟求剑)和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2、规律
(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消灭,不能被改造、改变。
②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二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
【①意识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说明世界是可知的】
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②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③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观)
一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联系的特点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客观的 →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
件为转移。(既注重客观条件,又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关注事物
的外部条件;既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二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①整体与部分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③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 系统的基本特征: ① 整体性 ② 有序性 ③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判断:
1.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 )
2.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注意: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 )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 )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
5.人能建立符合自己需要的联系。( )
6.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但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
7.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
8.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注意: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是有条件的)
9.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 (注: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或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10.办事情要从部分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注意:要从整体着眼)
11.办事情要立足部分,重视整体。( )(注意:应立足整体)
1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 (注意:在一定意义上)
13.用局部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
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观)
一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 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①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
②判断新旧事物不是按时间出现先后、名称、形式等,而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无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③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趋势的运动才是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
▲判断:1.后来出现是事物就是新事物( ) 2. 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
2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③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二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飞跃,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判断:1.质变一定是发展( ); 2.发展一定是质变( );3.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 )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 (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①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
变创造条件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 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
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
促使其成长、壮大。
②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一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 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C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两者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 矛盾问题的精髓
2、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及要求:(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情形
A.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特殊性的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A.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②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③两者在不同的场合下可相互转化。
→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或具体历史的)统一。
【方法技巧】抓关键词:试点、示范、典型、抽样、推广经验等这类词常是这一原理的体现
B 意义: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比较: ①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②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承认矛盾的 (普遍性、特殊性)
▲比较: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注:同一性和争性不会相互转化)
③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 )
④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优点和缺点( ) (注:两个方面≠优点和缺点)
⑤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 ⑦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 )
⑥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⑧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
⑨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
⑩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
三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5、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多用于解决问题,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怎么做”)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②办事情要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善于抓重点,
③同时要学会统筹兼顾,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多用于分析判断形势,评价人或事—“怎么看”)
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②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③同时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到主流。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①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到主流。
④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反对形而上学的 一点论 和 均衡论。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分:
①抓关键词
A主次矛盾:常有重点、中心、关键、核心、要害、根本、突破口、首要任务这类词
B矛盾主次方面:主流、主体、主导、本质、性质、大局、方向、总体上、大多数这类词
② A主次矛盾:多用于解决问题做事情(怎么做),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B矛盾主次方面:多用于分析判断形势、评价人或事(怎么看),决定事物性质。
③看外延:A主次矛盾:复杂事物,存在多个矛盾
B矛盾主次方面:一个矛盾内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依据:矛盾具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含义: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③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 认识与实践
1、认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2、实践: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2)特点 : ①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对象和手段这些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 )
②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的。)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唯一来源) (“获得认识的来源是唯一”、“途径不唯一”)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表现: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发展;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4、真理含义和客观性
(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具客观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认识,但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真理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判断 1.人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获得。( ) 2.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
3.与客观对象相符的认识就是真理。( ) 4.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
6、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细化:
认识具有反复性:
原因: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总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①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原因: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物质世界 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而不是推翻真理)
▲判断:1.真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反复性( ) 2.真理会不断被推翻。( )
3.真理具有客观实在性。( ) 4.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
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a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b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b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在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在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发展
3、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活跃的因素。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着社会意识形态更替。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A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③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反映生产关系调整:所有制、分配制度、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保制度….经济方面的制度和政策。
反映上层建筑变革: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如:宪法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属于 ;调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属于 。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①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
②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特点),可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④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
a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第三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或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细化: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必需的生活资料。
b.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C.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3)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b.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C.人民群众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和改变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群众观点:即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 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判断:1.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一定会促进生产力发展。( )
2.上层建筑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
3.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5.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6.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人生观)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
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
(1)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3)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含义: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b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B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C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D要求:①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一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价值判断: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称为价值判断。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2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二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因人而异)。
3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4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②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a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b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①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博、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1 - 3)
▲判断: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的需要。( )
3.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
4.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
5.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
6.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
7.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或前提。( )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 什么是文化
1 文化的内涵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 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
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但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3 文化与经济、政治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
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
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②文化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 文化与文明
区别:
①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如:
②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先进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起阻碍作用)
联系:
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 文化的功能(文化只能起影响作用,不能起决定作用;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具体表现为
①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②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④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⑤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①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②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③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在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 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措施
①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也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②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 坚持文化传承的原因
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
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的思想,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 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的伟大民族精神。
2 核心:爱国主义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②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 作用:①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③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
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特征:
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②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
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5 要求: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一 文化具有民族性
1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2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二 文化具有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2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3 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①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
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第二框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一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1 文化交流的作用
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
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②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
的发展。
2 促进文化交流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
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生机盎然。
二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1 文化交融的作用: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2 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第三框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一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1 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2 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都是错误观点;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国情、交流互鉴才是正确做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框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
①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
的精神标识。
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
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 判断文化生命力的标准: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
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决定因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②积极意义: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第二框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 总体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
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 依靠人民:
①原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
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②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
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3 为了人民:
①原因: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②要求: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1 立足时代之基: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
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2 回答时代问题: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