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八年级班会课“人人来创新”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 八年级班会课“人人来创新”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八年级班会课教学设计
人人来创新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创新思维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创新能力。
(二)让学生了解如果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进步。
(三)掌握一些创新的技能及进行创新的尝试。
二、教学要点
(一)活动重点:激发学生探讨创新思维的兴趣以及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活动难点:如何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创新思维尝试。以及让他们懂得把学到的创新方法和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事放送
分组交流:
l.我国民族友好史上有名的文成公主进西藏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文成公主为什么会进西藏 这与西藏松赞干布的大臣噶尔·东赞有很大的关系。文成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儿,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才智超群。正因如此,邻邦的几个国君都派使者前来求婚。唐太宗决定考考他们,他一共出了三个题目:
(1)一颗玉珠中有一个弯弯曲曲的细洞,谁能把红线穿过去
(2)谁能在2天内从100匹母马和100匹小马驹中找出它们的母子关系
(3)100根上下一般粗的木头,谁能分出哪一头是树根,哪一头是树梢
2.小明为自己的宠物——哈巴狗准备了一条毛巾。因为盛夏来临,天气炎热,他怕狗也像人一样不停地流汗,因此特意去买了一条毛巾。谁知他的一片好心却受到了父亲的批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后来,他虚心听取了父亲的意见,希望父亲再考考他,于是父亲又向他提了一些问题,你猜猜小明是如何回答的
(1)怎样才能使父亲立即不吸烟
(2)什么时候既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又能摸到
(3)一只青蛙掉进了一口深达15米的井里,它一次能跳1米,跳15次能跳出来吗
(4)把10根分别重1吨的松木从河的上游运到下游,需要几条载重量为4吨的船
二、主题活动:
(一)想一想
1.请你写出所能想到的带有“土”字结构的字。 (越多越好)
2.请你写出“人”的各种特点。 (越多越好)
3.请你用数字和数学符号的组合写出“1= ”各种可能的等式。注意一种数学符号只能使用一次,并统计写出的等式数量。
4.请用6、6、4、8这四个数字加上任意数学符号,使其结果等于24。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
5.写出电扇可能具有(包括将来具有)的各种功能,并统计出有多少种功能。
6.请你写出现有水银体温表的缺点,并统计出有多少种缺点。
(二)动脑筋
看词语,编故事:
1.第一组:男学生、香烟、书包、墙角、帽子、教室。
2.第二组:你自己列出任意六个词,再编个故事。
(三)总结:小锦囊
培养创新能力的小窍门:
1.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2.培养“举一反三”的习惯。
3.经常与人交流创新成果。
4.经常动手动脑,多多实践。
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一)创新的概述。
什么是创新 我们从这个词的结构来分析一下。某个字只要和“创”组成一词,就有“新颖的”、“第一次出现的”、“前所未有的”这类意义。“新”字与“旧”字相对,含有“与过去不同”、 “才出现的”的意思。两个意义相近的字“创”与“新”连在一起,更加强调“创新”活动的“新颖性”、“独创性”。“创新”是强调永无止境的更新,包括观念、方法的不断改进;“创新”是在辩证的否定中对原事物的扬弃:而且“创新”总是指人类文明的正面进步(如制造仿冒品不会被称作创新)。
(二)创新活动的思维过程。
在创新活动的思维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发散过程,一种是集中过程。前者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把眼前的信息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通过重新组织产生大量新的思想,通常称为发散思维或辐射思维等;后者是指利用已知的、零散的信息,根据逻辑规则进行判断、推理,综合起来得到某一确定的结论,通常称为集中思维或辐合思维。
在创新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通常占主导地位。科学家哈定说过,所有创造性思想家都是幻想家,而幻想家主要依靠发散思维。一个人的发散思维可以用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三个维度去衡量。流畅性是指发散的量。若在单位时间内,思维发散的内容越多,说明思维的流畅性越好。变通性又称为灵活性,是指发散内容变通程度的大小,发散的内容越广,说明思维的变通性越强。独创性是指发散内容的新异性。见解越独特、新颖、稀有,独创性就越佳。如回答“铅笔可能具有的各种用途”这样的问题,一个人回答“画线,画画,作记录,打草稿,作礼物,当奖品……”另一个人回答“作书写用具、绘画工具,作纪念品,代替直尺,削尖的铅笔用作武器,两枝铅笔合起来用作筷子、简易圆规,多枝铅笔用作木材,铅笔芯碾碎后用作开锁的润滑粉……”这两种回答,虽然发散量相似,但后者的变通性和新颖性显然要好得多。从上述两种回答来看,后者的发散思维质量要高一些。
在发散思维的三个维度中,独创性是最高层次的维度,是能否获得创新思维成果的核心所在。在各种创新方法中,以缺点列举法和希望点列举法对发散思维的运用最为典型。缺点列举法是通过发现产品的缺点,进而确定改进和发明方向的一种创新技法。如我们在找出体温计易碎、不卫生、使用不方便的缺点后,分析其原因是表体形态和结构造成的,进而可发明一种测温纸,只要小小的一条,放在额头上颜色就会根据体温不同而改变,这种试纸可制成一本,需要时便撕一条,极为方便。又如,我们在找出体温计刻度不易看清、使用不便、小孩害怕的缺点后,分析原因后可发明一种远距遥测式电子测温计,用数字显示温度。希望点列举法是从使用者愿望和要求出发,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和预见事物,不断改进产品的特点和功能的一种创新技法。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扇一律是蓝灰色,外形单一,八九十年代电扇厂家从用户需要出发,电扇的色彩、外形有了极大的变化。电扇碰倒后继续旋转,易造成严重后果,曾有人“天真地”希望电扇倒地自动停止旋转。但创新者不觉得用户这种希望是空想,由此发明了具有上述功能的电扇。
发散思维之所以在创新思维中能占主导地位,是因为集中思维常常只能揭示一些常规思路,而发散思维产生的大量思想中常包含有一些有价值、有创新的观点,有助于人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但是,发散思维不能完全摆脱集中思维。发散思维以集中思维为出发点,即发散思维必须在明确发散中心(即思维目的要求)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发散思维通常以集中思维为归结点,即必须从大量零乱的发散结果中找到有意义、有价值的观点,并综合起来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在多种水平上相结合,是创新活动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达尔文曾说过: “我想不起有哪一个最初形成的假说,不是在一段时间过后被放弃、扩展或修改的。”我们强调要重视发散思维,我们更强调在创新过程中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综合运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1.优化学生的创造个性。每个初中生大都希望自己具有较强的创新学习能力,因此从小就要从优化个性入手,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创造个性,包括进取、自信、勇敢、坚韧、独立自主等,可用以下一些方法培养:
①观察事物细致敏锐,听人谈话专心一致;
②有好奇心;
③善于联想、举一反三,能从某事物中发现相关的事物;
④从事学习、解题、探索时常能废寝忘食;
⑤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解题、钻研问题的方法;
⑥常常在休息(如朦胧睡眠中)和生活中有所发现和设想;
⑦成功时异常兴奋;
⑧经常在思考自己的“课题”和“知识”;
⑨失败时不灰心;
⑩经常有新的设想和打算。
2.学会突破定势。所谓定势,它是指人们应用知识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先前的学习活动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导致人们往往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当然,在不变的情境中,定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会使人迅速地作出反应,但在变化了的情况下,定势常会妨碍人们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因此,冲破消极定势的束缚,摆脱习惯思维的影响,是进行创造学习的重要方法。为此,一方面要防止学习的僵化,不要呆板地套用公式、定理,而要灵活地运用知识、经验,克服机械地“生搬硬套”的弊病,另一方面要从已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提倡思维的流畅和变异,自觉克服消极心理定势。
五、教学建议
(一)附学生用书题目的参考答案。
1.故事放送:
(1)答案:
①用一根很细很细的红丝线缚住蚂蚁的腰,把它放在一端的孔口,用嘴慢慢吹气,在另一孔口涂上蜂蜜,蚂蚁闻到甜味,就带着红丝线穿过了这个细洞。
②他把母马和小马驹分开,一夜不给小马驹吃喝,第二天清早再让它们见面,饿极了的小马驹纷纷去找自己的母亲吃奶,母子关系很快确定了。
③他叫人把所有的木头放进河里,由于根部与梢部轻重不一,根部沉在水里,梢部露出水面,所以第3个问题也解决了。
噶尔·东赞的聪明打动了唐太宗和文成公主,后来,文成公主进了西藏。应该说,噶尔·东赞的妙方很有创造性,他抓住了蚂蚁的特性、小马驹的天性和木头的浮性,巧解了3个难题。我们还应该说,唐太宗选女婿的办法也很有创意,他所出的3个题目都有难度,这种择优选婿的方式是一种创造。实际上,创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
(2)答案:
父亲说他平时不注重观察和积累,因为狗是没有汗腺的。
小明回答如下:
①把香烟的两头都点燃后递给父亲:把香烟的中间浇上水……
②在两面镜子中间的时候。
③不可能。因为井壁是光滑的。青蛙无处落脚。
④一条也不需要。只要让松木顺流而下即可。
2.“想一想”答案:
(1)请你写出所能想到的带有“土”字结构的字(越多越好)的参考答案:
“土”字在左边,如“坦、垃、地”; “土”字在右边。如“肚、灶、睦”;“土”字在上边,如“走、赤、幸”;“土”字在下边,如“尘、堂、垦”;“土”字在中间,如“闺、庄、崖”;全部由“土”字构成,如“圭、土”; “土”字是倒放的,如“辛、霹”;“土”字蕴涵在字中,与其他笔画连在一起,如“胜、国、来、载、奔”。
(2)请你写出“人”的各种特点(越多越好)的参考答案:
人的特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生理和生物特征方面。如人有头发,人要吃饭。人会死亡,人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人需要氧气,人有男女之别等;心理特征方面,人有语言,人能思维,人有好坏之分,人会哭会笑,人能计数等;社会特征方面,如人有父母,人要劳动,人要娱乐。人要交往。人要结婚。人需要动物,人需要住房等。
(3)请你用数字和数学符号的组合写出“l= ”各种可能的等式。注意一种数学符号只能使用一次,并统计写出的等式数量。
答案提示:可从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百分数运算、乘方运算、开方运算、三角运算等方面思考,此外还可使用排列组合运算、微积分运算、反三角运算、复数运算等符号来列出算式等。
(4)写出电扇可能具有(包括将来具有)的各种功能,并统计出功能的数量。参考答案是:
如多种式样(球形、飞鸟式、玩具式等),控制方便(声控、光控、遥控器遥控、感应、按键处有夜光功能等),方便携带(微型、可折叠、可拆卸等),方便安装(台式、立式、吊顶式、壁挂式、吸盘式等),功能完善(微风、仿自然风、全角度旋转、吹冷热风等),支持多种电源(交直流、太阳能、带可充电电瓶等),附带其他功能(带音乐、带香味等),组合其他物品(带负离子发生器、带电灯、带闹钟、带气温计、带收音机、带驱蚊功能、带红外线发生器等),被组合到其他物品中(带风扇的电视机等)……
(5)请你写出现有水银体温表的缺点,并统计出缺点的数量。参考答案是:
易碎,不卫生(多人反复使用)。要较长时间才能测出体温,不易看清刻度,夜里看不见,测量位置单一,破碎后有危险(玻璃割破皮肤、水银有毒等),使用不方便(使用前要甩动表体以降低汞柱,放入口腔或插入腋下使人不适等),式样单一。小孩害怕,盲人使用不便……
(二)补充材料。
1.怎样才能达到取暖的目的 请您列出多种方法,越多越好。
参考答案:方法很多。如:用暖气、烤火、多穿衣服、多盖被子、跑步、做广播体操等。
2.尽可能多地列出用“谈心”的方法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可以联络感情、多交朋友、沟通关系、消除误会;可以平等相待等。
3.给你一个冬瓜,你准备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一般回答:多数离不开吃,如红烧吃、炖汤喝、清炒……创新回答:如研究冬瓜的生长规律,以“冬瓜”为题写一首诗,雕刻成飞禽走兽的形状装饰餐桌……
案例:
创新需要多实践、多试验,不能光想不做,也不能光说不做。有人编了一个有趣的寓言,讲的是乌龟打腹稿的故事:乌龟逢人便说,他自小就酷爱写作,爱得无时不想写,无处不想写。有人问:“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见你动手写呢 ”他回答说:“我正在打腹稿。腹稿打好之前我决不草率动笔。”
又过了好些年,有人问及腹稿是否打好时,他答道:“第一篇打好了,现在又在构思第二篇。”
他八十大寿那天,来祝寿的人又问他:“金龟大爷,这回腹稿可打好了 ”
“旧的打好了,现在正在打新的。”他答道。“那你什么时候才能动笔写 ”“我不是早就说过了吗,腹稿打好之前,我是决不会轻易动笔的。”
这个寓言对那些忽视实践的人是一个讽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