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第一框:国家是什么知识点1国家的本质1国家的产生及本质①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②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2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3国家性质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4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国家还具有社会管理职能。5民主与专政(1)专政: 从国家的本质看,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专政就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2)民主: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6我国的国家性质(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①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②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2)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知识点2 认识国体与政体1国体与政体的含义(1)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2)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3国家制度(1)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2)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从国体意义上讲,都是专政与民主的统一体。从政体意义上讲,则是实行同专制政体相对立的民主政体的国家。4影响政体的因素:①国体决定政体;②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会影响政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5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代议制(1)含义: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2)意义:代议制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第二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管理形式)知识点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地位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④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因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知识点2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1划分标准: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大致有两种,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2民主共和制: (遵循民主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一般由选举产生。(如:美国、中国、德国)(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对国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3君主立宪制:在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如:英国、日本、瑞典、挪威、西班牙)知识点3 议会制和总统制1议会制和总统制的划分标准: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2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如:英国、日本、意大利)①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②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的监督。③政府首脑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首脑,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④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A政府必须集体辞职,由国家元首指定人员重新组织政府。B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成立新政府。⑤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⑥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没有实权,职责多为礼仪性的;实权在政府首脑(首相或总理)3总统制(如:美国、俄罗斯)①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②总统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③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一般有任期限制。④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但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议会的制约。⑤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⑥政府由总统组织成立并对总统负责。4半总统制国家(如:法国)①总统由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总统制的特点)②内阁总理是政府首脑,向议会而不是向总统负责。(议会制的特点)第三框: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点1 政党1政党的概况:①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②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以掌握政权、统治国家为目标的政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③政党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2政党制度的类型:(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①类型: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②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2)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特征: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②本质: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知识点2 利益集团 (只有少数利益集团对国家政策能起到决定性作用)1含义:所谓利益集团,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及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又称压力集团或倡议集团。2地位:利益集团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等。4资本主义国家利益集团的实质: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5利益集团和政党的区别:利益集团不同于政党,他们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而是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6分类:根据诉求性质的不同,利益集团可以分为自诉型利益集团和公益性利益集团。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第一框: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知识点1 国家主权1国家主权的内涵: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理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2国家主权的重要性:①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②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③国家主权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④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权利 含义 举例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对本国、本国公民和物的管理,对居住国外的侨民和驻外使馆的管理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各国在国际上法律地位平等,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防御和自卫,如进行国防建设知识点2 中央与地方1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2行政区划的类型及影响因素:①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②行政区划的界限和分层,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③我国行政区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3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权力划分: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②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的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③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4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的关系:①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四个服从”见课本P17 )②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二框:单一制与复合制知识点1 单一制1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单一制和复合制2国家结构形式的影响因素: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在国家结构形式的影响因素中,最重要并且起决定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需要)3单一制的含义:单一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在单一制国家中,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4单一制国家的分类:根据其权力集中的不同程度,单一制国家可以划分为中央集权型(如法国)和地方分权型(如英国)两种类型。知识点2 复合制1联邦制的含义:①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②在联邦制国家中,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③联邦各组成单位的权力并非由联邦整体所授予,而是他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2邦联的含义:邦联是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国家联盟。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如英联邦是一个典型的邦联制国家联盟。综合探究P24 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孤立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抽离任何一方面的内容,都是对国家主权的侵害,也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因此,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固有的,其唯一来源是中央授权。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中央对高度自治权的行使具有监督的权力,绝不允许以“高度自治”为名对抗中央的权力。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和进行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确保香港、澳门长治久安。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台湾和国际上某些政治势力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任何图谋终究是不能得逞的。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第一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知识点1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多极化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世界多极化的积极影响:①世界多极向多极化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世界多极向多极化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3世界多极化的曲折性: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知识点2 世界主要力量1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对比中心:①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并且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②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成为多极化国际格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③进入21世纪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不断壮大,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中国的担当与作为:①中国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②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3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①发展中国家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第二框:国际关系知识点1认识国际关系1国际关系的内涵(1)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2)探究国际关系领域的聚焦点:主要聚焦于主权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等问题。(3)国际关系的内容:国际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4)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与冲突2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①国家间的贸易往来; ②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③外交磋商、领导人互访、缔结条约或协定等。3国际法(1)内涵:国际交往中,各国逐渐以条约和习惯做法为基础,发展出了一些被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被称为国际法。(2)作用:国际法规范着国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维护国际关系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3)得以存在并被遵守的原因: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遵守国际法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4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知识点2 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1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强大的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注意:①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结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②任何国家不得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2我国的国家利益:(1)我国的核心利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2)中国坚定的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3国家实力: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1)类型:①硬实力:一国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②软实力:一国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2)衡量标准:国家的综合国力(3) 作用:强大的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国家实力衰弱不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4)增强国家实力的措施:①我国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②面对日益强烈的多元文化冲击,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第一框:时代的主题知识点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1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可以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2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保持持久和平的环境,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争端,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2)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动力。知识点2 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①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断增强。②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③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第二框:挑战与应对知识点1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1障碍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内涵:个别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2)本质: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之上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2障碍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1)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的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2)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3障碍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当今世界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贸易摩擦、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4如何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怎么做)为了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应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知识点2 国际关系民主化1中国为什么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1)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2)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垄断国际事务的行动肯定是不能成功的。2如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1)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商量着办。(2)国际社会应该旗帜鲜明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第一框: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我国的外交政策(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指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的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知识点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习近平外交思想(1)内涵: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2)地位: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仅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而且将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3)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①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②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③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 。④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事业,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3中国外交政策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第二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国际背景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五个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3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措施政治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 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 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化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 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顺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知识点2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②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展示我国大国形象①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②展示中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③展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④展示中国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综合探究P56 贡献中国智慧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着眼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世界坐标,把握中国与世界新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相处之道,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和发展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在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就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秉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推动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一框:认识经济全球化知识点1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经济全球化含义: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1)生产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2)贸易全球化: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也进入了交易范围并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等。(3)金融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知识点2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1)新的科技革命,使得发达国家的物质生产能力达到新的高度,生产力不断扩大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扩张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2)运输和通讯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使得全球经济活动越来越便捷,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2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到处开发,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知识点3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1含义:跨国公司是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影响已经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2目的:实现最大利益。3经营方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它们单独或与其他企业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4影响:①积极影响:跨国公司推动了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②消极影响:跨国公司的发展,若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尽可能减少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第二框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知识点1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1机遇: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2挑战:①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不平衡问题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③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酿成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④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不同产业、不同群体会带来冲击。3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知识点2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1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 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3要完善全球治理,为各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一框: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知识点1 形成全面开放格局1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提出与发展: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②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2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①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③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知识点2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1态度: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原因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措施:①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第二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知识点1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1) 中国数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2)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机会,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3) 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知识点2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1中国态度: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2中国主张: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3中国行动:我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着眼于促进我国自身发展,而且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同沿线各国共同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帮助其实现发展目标。综合探究P81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完善全球治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建立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全方位立体开放的经济,是深度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经济。它不仅输出高质量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而且输入高质量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不仅要更大规模的“引进来”,而且要更加积极的“走出去”;不仅要陆海内外联动,而且要东西双向互济。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个世界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各种国际金融风险是我们前进道路上不得不应对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防范经济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应对风险的本领。当前的全球治理机制还难以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市场频繁动荡、资产泡沫积聚等问题。为此,我们要与国际社会协作,完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加强风险的共同应对和防范。面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摩擦,我国政府和企业要共同携手,运用我们的智慧,充分利用国际组织赋予的权利,客观公平公正的解决分歧,为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紧迫性越来越突出。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贸易和投资规则未能跟上新形势,机制封闭化、规则碎片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在新的治理体系下,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新的治理体系要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建立新的治理体系,并非要求将原有治理体系推倒重来。现行国际秩序并不完美,但只要它以规则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以共赢为目标,就不能随意被舍弃。正确义利观要求我们在国际交往中,特别是在同发展中国家的交往和与合作中,坚决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兼,先义后利,与各国人民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繁荣。它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尊重、维护和有益补充,也是对狭隘国家利益观的超越,更是对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霸权行为的反对和鞭挞。坚持正确义利观,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一框: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知识点1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1国际组织的含义:国际组织指的是若干国家的政府或民间团体经协商联合建立的经常性组织。2国际组织的地位: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石。3国际组织的分类:(1)按照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2)按照地理范围可以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3)按照职能范围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4国际组织的机构:①议事和决策机构 ②执行机构 ③秘书处 ④司法机构知识点2 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作用1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①国际性:国际组织有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政府、团体或个人才能建立国际组织。②目的性: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宗旨是国际组织开展活动的指导原则。③组织性: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其常设机构处理日常事务。④自主性:a国际组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b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其决议也有某种强制力。2国际组织的作用:(1)积极作用:国际组织可以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局限性: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个别大国倚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第二框:联合国知识点1《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1性质: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2原则和宗旨:(1)《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以下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各会员国必须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各会员国对联合国依宪章规定而采取的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政的事务。(2)关于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知识点2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1联合国大会①性质:联合国的主要审议机构。拥有广泛的职权。②组成: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③投票表决权:每一会员国都有一个投票权。关于重要问题的决定,如关于和平与安全、接纳新会员国和预算事项的决定,必须由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其他问题以简单多数通过。2安全理事会①职责: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②组成: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由大会选出、任期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③投票表决权:每一理事国均有一票。对于程序性的决定以15个理事国中至少9个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对于实质性问题的决定也需9票通过,并且不得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弃权不算反对)。只要有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决定即不能通过即“大国一致”规则。常任理事国拥有的这种权力称为“否决权”。3经济及社会理事会:54个理事国组成,主要关注国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问题。4国际法院:是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而设立的主要司法机构,由15名法官组成。5秘书处:由秘书长及办事人员组成,从事各种日常工作。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任命。知识点3 联合国的作用①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②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③联合国发展系统主持召开联合国发展领域重大国际会议,从战略高度协调国际社会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活动。(发展与和平、人权并列联合国工作三大支柱)④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第三框:区域性国际组织知识点1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1地位: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2宗旨: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以共同体方式实现共同利益)3积极作用及存在问题: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5中国与欧盟的关系:(1)1975年5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2)40多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 (3)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知识点2 亚太经合组织1地位:亚太经济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2宗旨:支持亚太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3合作方式:亚太经合组织通过独特的方式推进成员间的合作,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4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知识点3 东南亚国家联盟1地位:亚洲最令人注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也是亚洲地区建成的首个区域共同体。2机制:“10+1” 、“10+3”、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和东亚峰会等机制。3中国与东盟的关系:(1)在“10+1” 、“10+3”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机制框架下,中国与东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与合作。(2)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3)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现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4)2013年10月,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知识点4 非洲联盟1地位: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2决策机构:首脑会议3作用: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4中国与非盟的关系:(1)中国与非盟在气候变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2)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3)中国向非盟机构能力建设、有关维和行动和非盟总部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第一框:中国与联合国知识点1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与地位1地位: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2作用:①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②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③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④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中国主张 a改革应有利于坚持联合国的宪章和宗旨,更好的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b应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第二框: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知识点1 二十国集团①20国集团是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②20国集团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③中国是20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20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知识点2 金砖国家①金砖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的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做出了突出贡献。②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③中国与金砖机制: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经济体量最大,作用相对突出。中国一直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知识点3 上海合作组织①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合组织工作语言为汉语和俄语,秘书处设在北京。②作用:A上合组织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开创了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B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国际反恐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知识点4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亚投行于2016年1月正式运行,总部设在北京,工作语言为英语。②中国在亚投行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亚投行第一大股东和投票权占比最高的国家。亚投行的首任行长也是中国人。③作用: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其运作原则是公开、透明、独立、问责,目标是精简、廉洁、绿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